梅林啊梅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山疊翠,雲霧繚繞,正是空山新雨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劉瘸子念唱著走調的漁歌,便收攏漁網,撈起今日最後一簍魚。
滿意的看了眼竹簍裡躍動的粼粼銀光,他滑動船槳,朝著岸邊駛去。
劉瘸子今年五十有八,是這蜀山腳下的漁夫,年輕時也上過幾年私塾。
父親希望他能登科及第、光耀門楣,成為老劉家譜上的第一隻金鳳凰,但眼見得,這算盤是打空了,劉瘸子一生連鄉試都未曾中過。
但好在那兩年書讀下來肚子到底是存了些墨水,偶爾換上一身儒衫念上幾句詩詞也能勾的十里八鄉的姑娘們春心蕩漾。
最終在一聲聲熱切的劉公子中失了魂,一不小心就勾搭到人家有夫之婦的床榻上去了,劉公子便成了劉瘸子。
年少的風流韻事到如今也只得付了酒後的談笑,現在的劉瘸子不過是個荒廢了大半輩子一事無成的老漢罷了,唯一的念想便是家中那即將年滿十歲的獨子。
“阿祖誒……”
想起自家孫子,劉瘸子就不由得嘆氣。
他自己的兒子也不成器,一把年紀好不容易熬來個孫子,自然寶貝得緊。
可那孩子和年輕時的他可以說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都不愛讀書,反倒自說自話和村裡多個女娃娃定了親。
好在,比起自己來孫子確有個值得說道的長處——他是個修煉武道的奇才!
這可不是劉瘸子自個兒吹噓,阿祖的天資可是得到過山中那位仙人肯定的!
但有句話叫窮文富武,老劉家雖算不得貧寒,卻也非是什麼大富大貴,撇開縣裡習舞堂那昂貴的學雜費,光是給孩子進補身體的大魚大肉就讓老劉頭心肝打顫。
得虧這巴山蜀水物產豐富,素有“天府之地”的美名,劉瘸子也曾有奇遇每每出門行獵打漁都能滿載而歸,這才不至於去砸鍋賣鐵。
然而,孫子即將年滿十歲。
用那位仙人的話來說,便是修煉之人關鍵期,日後能否證得神通、位列仙班全看此刻。
劉瘸子已然下定決心,要不惜一切為孫子弄上一粒【培元丹】!
為此,僅靠打漁顯然是不夠的。
“哎,老丈,可否叨擾片刻?”
這不,老劉家最大的收入來源上門了。
劉瘸子剛把船靠岸,便聽得有人在呼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