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酒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要提防著來自闃都的問候,如果,我說如果,”戚竹音殘忍地說,“離北鐵騎再次失去了統帥,那麼北邊戰場誰來承擔?”
戚竹音早就提醒過離北,把全軍信仰繫於一人之身是何其地危險。離北是僵硬的鐵壁,戰營把主將都鎖死了。朝暉北上必須帶著他的柳陽三大營,郭韋禮南下必須帶著他的常駐營,換線意味著費時費力。如果主將戰死,打反擊的可能就等於沒有。
實際上大周最早確立邊防時,所有軍營都有這個問題。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各地招募規定又不同,軍營詳情就不同。主將是士兵的心臟,士兵就是主將的四肢,雙方想要默契無間,就需要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磨合,因此臨陣換將都是大忌。
啟東率先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不像離北,需要面對開闊的草野和複雜的沼澤,他們有天妃闕和鎖天關的雙線庇護,只要守住唯一的豁口邊郡就能高枕無憂。於是戚時雨在永宜年間規定了啟東全境的招募標準,他們的兵不需要特定的主將,大家都熟悉同一個戰場。等到戚竹音上任,她在蒼郡建立起了將軍帳,麾下十幾位主將都是指哪兒去哪兒,換線相當容易,即便有誰不幸折損,也不會對戰局產生影響。
但有得必有失,啟東沒有離北這樣個性鮮明的將領,單調的抉擇標準決定了往後幾年時間裡,他們也很難出現具有個人風格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