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科學家們進行原子量測定的方法也更精準了。”】
劉徹嘴一抽,滿眼的不敢震驚,“都這麼精確了,還是有誤差,他們後世現在都是怎麼算的了啊?”
數學達人張衡記下來了這種方法,對這種計算充滿興趣,決定自己也想法子測算測算。
【“門捷列夫的第一步,是將已知的元素系統地分類。
研究了當時已知的63個元素並將它們分為了兩類:金屬和非金屬。金屬又分為兩種:活潑金屬和不活潑金屬。非金屬也分為兩種:可氧化和不能氧化。這種分法並不是很科學,但為他後來的研究打下了基礎。
門捷列夫喜歡打牌,就把現有的63種元素元素做成卡牌,上面寫上元素名稱、主要性質和原子量,時不時就拿出來玩一玩,排列組合,在裡面找到規律。
透過分析這些元素,門捷列夫確定了它們的原子量,並注意到其中一些元素的特性會隨著原子量的增加而逐漸變化。他發現在原子量的某些數值處,元素表現出了類似的性質和化學反應的週期性。
這就意味著,如果把元素按照原子量的遞增次序排列,那麼它們的化學性質會呈現出一定的規律。這就是元素週期律。
至於更具體的化學試驗和計算方式,抱歉,我也不清楚。下位觀眾可以發言了。”】
好吧,還是沒沒有什麼更具體的測算方法。考慮到主播也還在唸書,張衡能理解。
他心想不就是做實驗嗎,雖然現在很忙了,不過他也可以來試一試。
對這種組合物質來煉出新物質的化學,孫思邈也很有興趣。不就是做實驗嗎,他時間挪挪,馬上就來試試!
其他聽不懂,就聽得懂一個打牌的人:啊,這就是天才嗎,牌都能玩出這麼與眾不同的高度。
到了下一位幸運觀眾了,四號誰來著?劉禪。
私塾裡,有個小孩問:“劉禪,很有名嗎?”
旁邊大點的孩子說道:“就是阿斗,扶不起的阿斗!”
漢以後的朝代,基本上是知道三國,知道一些名人的,就都知道這位最後的劉家皇帝,說聲‘大名鼎鼎’也是可以的。
但是連劉禪都有,那是不是什麼時候,上面也能出現諸葛亮?
一想到這裡,後世愛三國的人就沒幾個不激動的。
東邊的孫權和北邊的曹丕:憑什麼劉禪那小兒都可以被選上,天幕你也倒是選選我啊。
之前是誇諸葛亮,還要去成都給他上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