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說喬清許並非場上的拍賣師,但他始終控制著整場拍賣的節奏。
一是政策還沒出來,他必須拖延時間;二是他必須裝得像個真實買家,否則別人會看出來姬文川已經和中國政府聯手。
最後拍得乾隆玉璽時,辦公室裡沒人感到放鬆。
不過也就片刻工夫,人群猛然爆發出歡呼聲,因為眾人期盼的政策終於出臺了。
“是什麼樣的內容?”
喬清許湊近了姬文川的手機。
“以非法手段出境的重要文物,”姬文川念著紅標頭檔案裡的字句,“再次入境時將被直接沒收。”
喬清許愣了愣,立馬明白了背後的用意:“好絕。”
許多愛國商人去國外購回重要文物,本身就是為了捐給國家。
但這項舉動變成強制性措施後,不想捐給國家的商人就很尷尬了。
沒有人規定姬文川拍下乾隆玉璽就必須捐出去,他完全可以放在雅頌博物館裡,來彰顯自己在收藏圈裡的地位。
現在政策一出,他沒了別的選擇,東西壓根帶不回來,四千多萬美元只能白白捐給中國政府,他還怎麼付款?
“確實很絕。”
姬文川說,“這個政策表面上打擊的是去國外參與文物拍賣的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高山健也不好說什麼。”
“但實際上打擊的是拍賣中國文物的行為。”
喬清許說,“現在中國人去購買重要文物,只能是公益性質,這樣中國文物的價格也炒不上去了。”
就拿乾隆玉璽來說,如果競拍的前提是無償捐獻,那姬文川還願不願意給出四千多萬美元的價格,這事就得打個問號了。
假如他的心理價位只有一千萬,那競價超過一千萬後,他就不會再出價,這樣其他外國買家也沒法再把價格往上叫。
因為說到底,中國文物之所以值錢,無非是有中國人願意為此買單。
現在中國人都不願意玩了,外國人還怎麼炒中國文物?
這個政策一方面解決了惡意競拍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遏制了國際市場買賣中國文物的熱情,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然,或許也有海外華人不受制約,仍然熱衷於參與拍賣,但至少就乾隆玉璽事件來看,它已經發揮了最大作用。
“這個時間點出政策剛好合適。”
姬文川收了手機,說,“再早一會兒都不行。”
“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