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逸的腿毛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語氣輕鬆了許多。
手裡總算有一支自己的軍隊了。
今天這事辦的著實糙了些,但卻他不得不如此。
若是不能雷厲風行的確定了新軍的事,等大明宮那邊反應過來,一切皆休。
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太上皇再把著大權不放,坐在這長樂宮裡發號施令的,終究是永安帝,而不是太上皇。
等大明宮那邊後收到訊息後,事情已經鐵板釘釘,太上皇只能眼睜睜看著永安帝掌握部分兵權。
在奪權這事上,永安帝表現得有恃無恐。
廢了我可以,但你得先想想之後該立誰。
義忠、勇孝二藩?
別開玩笑了,這倆就是個純粹的人間之屑,望之不似人君。
那隔代直接將皇位傳給他的幾個兒子?
就大梁目前這副鬼樣子,哪怕是永安帝自己每天都如履薄冰的,傳給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毛頭小子?
怕不是不等太上皇嚥氣,祖孫三代人便要手攜手,一起去後山找個歪脖子樹自掛東南枝了。
太上皇自己心裡葉門清,現在這個位子,除了他永安帝,壓根就沒人能坐得了。
王子騰那邊,則是五味雜陳。
京營的編制,與一般地方駐軍有很大的不同。
麾下共計有十二衛,每衛滿編人數為九千人,總兵力十萬多一點。
每衛抽走三千人,這回一下子便去了三成還多。
更不用說京營本身便有著極其嚴重的吃空餉情況,再加上些老弱病殘,實際能打的也就五六成上下。
這麼一算,損失遠遠不止三成。
京營經此一遭,算是徹底廢了。
王子騰心中憤恨不平。
努力了一輩子,機關算盡,好不容易坐上這京營節度使的位子,眼看著便要平步青雲,結果被賈瓚一個小年輕三兩下給反超了過去。
“請陛下為新軍賜名”,賈瓚拱手道。
永安帝低頭沉思一番,道:“聖人有云:修政於廟堂之上,而折衝千里之外,新軍便以折衝為名,賜名折衝軍。”
此話是孔子稱讚春秋時期的宋國大賢樂喜的,全文是:修政於廟堂之上,而折衝千里之外,其司城子罕謂之乎?
樂喜字子罕,宋國賢臣,身居要職,輔佐平公、元公、景公三朝,大權在握,卻忠心耿耿,謹身自律,以廉潔愛民聞名於世。
永安帝以此為典故為新軍賜名,顯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