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逸的腿毛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梁週報”這個簡單明瞭的名字便誕生了。
報社成立之後,賈瓚又往洛陽府、開封府、漢中府、太原府這四個距離較近,又規模較大的城市派遣了人手,開辦了分社。
以後但凡新一期的報紙,在發售之前,便會透過八百里加急散發到這幾處,統一印刷售賣。
在沒有電報的情況下,這個範圍便已經是同步發行的極限,再遠就只能延後一期甚至好幾期發售了。
未來,賈瓚打算在全國所有省的首府,以及各個規模較大的城市全部設立分社,布成一個涵蓋全國的網路。
若不是識字率實在太低,再往下延伸入不敷出,賈瓚甚至現在就想把分社開遍每一個縣城。
這種事急不得,等以後識字率上來了再慢慢鋪設便是。
報社成立了之後,首要工作便是要準備下一期的內容。
不過這個賈瓚也已經準備好了。
下一期刊登的文章不是別的,正是他心中未來的首席天文學家範長才的大作。
經過了這些天的閉關,範長才已經把他的文章給寫了出來。
為了避免他寫的內容別人看不懂,他甚至還貼心的找了會畫手,把他所看到的東西,以及他所知道的天體執行方式給畫了出來。
以現在的技術,這些圖自然不好印刷。
不過就此放棄,賈瓚又捨不得。
這可是一次絕好的向天下人展示天文的好機會。
幾經考慮之下,賈瓚最終決定,將這一期延後,先照著這些圖趕製一批雕版出來。
哪怕這些雕版只是一次性用品,賈瓚依舊不覺得心疼。
但如此一來,下一期的內容便有些為難了。
本來在第一期,賈瓚準備要在上面打個廣告,邀請廣大文人士子前來投稿。
但由於永安帝的個人身份,在他文章下面打廣告頗有僭越之嫌。
沒辦法,賈瓚只好自己上了。
第二期的內容,便是他所知的世界地理。
另外,美洲大陸上的那些“殷商後裔”,也是時候該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