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把薛二帶出城門去,她讓我把薛二藏在她的棺槨裡。
97
夜裡,老鴇到了彌留之際,姐姐們一一前去同她告別。
輪到我時,她拉著我的手,湊到我耳邊呢喃,「只有真正成了這個時代的人才能活下去,只是,莫要忘了你的名字。」
「莫要像我,忘了自己的名字……」
98
老鴇死了,死在了細雨綿綿的春日,我站在她的棺材前,手裡握著這幾月她費盡心力默寫出幾本書,從九九乘法表到鵝鵝鵝,所有她能記起來的,她都寫了。
到最後她也沒告訴我她的故事,我不知道她是什麼時候穿越的;不知道她經歷了什麼,才成為皎月樓的老鴇;不知道她是否遇到過志同道合的夥伴抑或是恨之入骨的仇人……
她帶著她兩輩子的故事,帶著她的回憶一起埋進了棺材裡,踏上了歸途……
這是老鴇最後的遺願,她想葬在她那錯位了千年的家鄉……
99
小栓子架著馬車拉著老鴇的棺槨出了城門,裡面還帶著一個薛二以及三本我們默出的書……
100
螢兒告訴我,她的一個恩客告訴她,他馬上要升官了,要當刑部司的郎中。
「他去歲才當上員外郎,按理說不會升遷如此之快,除非,他的頂頭上司馬上就要犯事……」
「而前幾日,我還聽他抱怨,他在街上逮住了一個西南那邊的難民,得連夜加點審問……」
101
西南大旱已有三年,縱使當今聖上一直開國庫賑災,民間還是流言四起,他們說大旱三年是上蒼的震怒,是對那位死去的先太子的哀鳴……
102
小栓子打聽到了西南難民的事,他說,那個人是來告御狀的,他們鄉連續三年顆粒無收,人死了好多。
好不容易盼到了朝堂賑災,每人只分到半碗糠粥,一日只有一次,吊著命。
那人是鄉里的一個老童生,識文斷字,他知道賑災款是被扣押了。
看著鄉里的老人一天比一天少,他一路乞討來到京城,想要告御狀。
「其實,不止他一人,他集合了附近好幾個鄉的童生,一起上京,只是一路來,只剩他一人了。」
他們先到縣太爺那兒要說法,被轟出去,他們又寫信給同窗,全被攔截。
這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童生,咬著牙,背上行囊,徒步千里,乞討著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