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國企的變化 (第1/3頁)
一騎絕塵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88年,這一年約瑟夫16歲,按照此時西撒哈拉的用工制度,16歲已經可以參加工作,這在沙漠中已經算是成年。
這樣做約瑟夫也沒有辦法,西撒哈拉經濟體系太弱,而這裡的居民也不知道限制人口,導致每一家、每一戶都有二至五六個孩子,一個好養活、兩個勉強但是四五個……
十六歲必須輟學去幫著家裡減輕經濟負擔是他們必要的責任,總不能為讓一個上學餓死其他幾個孩子吧!這可無關學費的事情,少一個勞動力餓死一個很正常。
針對西撒哈拉某些地區的情況諾德內閣只能想辦法迎合他們,為期三個月、六個月的快速學成班再一次在西撒哈拉出現,這是自諾德經濟穩定下來之後第一次出現速成班。
西撒哈拉的教育體系也有些改變,五年的小學、兩年的中學,一般中學畢業已經15歲,半年左右的速成班,基本上他們就具備中專左右的學歷水平。
中專學歷的學徒工薪水基本上能夠養活一個弟弟、妹妹,如果半年之後轉為正式工,那麼養活四五個人不是問題,這是準備犧牲一個扶持其他的兄弟姐妹。
對於這些為家庭做出犧牲的年輕人們,諾德公國也不會虧待他們,畢竟就因為有他們才保證更多的人有能力、時間去上學,提高諾德西撒哈拉地區的教育水平。諾德有相關的獎項,未來無論是重新上學還是自主創業都有一定的優待。
1988年1月初港城廉政公署發揮威力、臺島蔣家二代掌門人去世的時候,諾德公國宣佈有關西撒哈拉地區發現油田的訊息,具體儲量未知、地點未知,但即便是這樣依然引起一片譁然,因為諾德把1988年石油出口數量增加三倍有餘。
1987年諾德出口石油每日約八萬桶,三倍的增加也就是說今年諾德將會每日出口二十五萬餘桶,按照現在每桶20歐元上下浮動的價格來看,光是石油貿易每日就能夠給諾德帶來500萬歐元,一年十八億接近二十億歐元。
盤點拉格納皇室在諾德種種產業中佔據的股份,約瑟夫也許有可能一爭今年世界首富的頭銜,雖然這東西對於約瑟夫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摩洛哥王國對於西撒哈拉的油田很是眼紅,但是他們明白此時西撒哈拉已經拿不回來,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多從中獲得一些好處,例如低價拿一些石油等資源。
1月中旬,西撒哈拉沙漠深處出現一個訓練營——西撒哈拉魔鬼訓練營,這裡是諾德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同時警衛局的警衛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