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十七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穿越草原,犁庭掃穴,是每一個守衛邊疆,和匈奴浴血奮戰軍人的夢想,但是目前,中原人對匈奴的認識還停留在原始階段。
現在大秦已經將燕趙大地納入囊中,和匈奴接壤的邊境線漫長。可是匈奴本身逐水草為生的民族,那裡草木豐盛,就會出現匈奴人放牧的身影。
而且這個民族沒有城市,只有部落,戰時全民皆兵,一窩蜂般湧向中原腹地,那裡守衛薄弱,就從那裡進攻,攻城略地,完全是蝗蟲一樣的做派。
所以,不管是大秦,燕國和趙國,對待匈奴只能是被動防禦為主。想要真正的解決邊患,只能穿越大漠,橫掃草原。但是這個戰略意圖,目前只能存在於理想之中。
就是膽大包天如將閭,也不敢帶著兩萬玄甲鐵騎穿過這片瀚海,直擊匈奴,沒有補給,沒有了解匈奴的嚮導,在茫茫草原上尋找匈奴的部落,就像是往大海中扔下一顆明珠,註定是明珠暗投,徒勞無功。
不過,要是將樓蘭收入囊中,然後以樓蘭為基地,這個理想莫嘗不可以實現。
站在一座樓房的頂層,少羽藉著月色,窺探大秦的軍營。
一隊隊交叉巡邏的黃金火騎兵和玄甲鐵騎,將整座營盤守護的滴水不漏。作為一個出身兵家的氏族子弟,少羽對軍隊可是熟悉以及,縱觀七國,目前也只有大秦擁有這種強悍的部隊。
高大的軍馬,雄壯的戰士,嚴明的軍紀,已經遠遠超過楚國的軍隊,就是自家的騰龍軍團,也是遠遠不如。
項氏一族的騰龍軍團,可以算是楚國的勁旅,擁有五千人的建制,但是以一家之力打造的兵團,如何能夠跟以一國之力打造的兵團相比。
更何況玄甲鐵騎和黃金火騎兵,將閭已經注入了新的元素,完全是按照後世騎兵軍團的訓練方法,裝備配置組建的。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所有的軍隊。
少羽心中泛起淡淡的苦澀,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
楚國曆史悠久,疆土遼闊,國勢長盛不衰,就在楚懷王時期,策士還認為:“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
戰國初,楚聲王被“盜”所殺,“國人”立其子悼王。楚悼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在中原各國、特別是魏國改革的影響下,大膽起用異邦人吳起主持變法,大舉革新,楚國政治一時充滿了生氣。
不幸楚悼王早死,吳起被貴統殘酷地殺害,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革新就這樣過早地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