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王,諸位大夫,皓進並非不信吳軍已兵臨城下,而是想知道,吳王慶忌大舉出兵東夷,吳國外強中乾,已不堪一擊。我楚越聯軍一路進逼,已攻到姑蘇城下,吳國國內情形,想必比我越國此刻情形更加混亂不堪。那麼……這支吳軍從何而來?又因何而來呢?”
允常聽他話中有話,精神不由一振,連忙傾身問道:“皓進大夫有何見解?”
皓進道:“大王,臣以為,此乃吳國相國孫武的一計,想要藉此扭轉敗局罷了。”
群臣一聽盡皆動容,紛紛屏息靜聽,皓進聲音朗朗,大聲說道:“慶忌親率大軍北伐,以相國孫武坐鎮姑蘇。孫武此人,本不為世人所知,自慶忌討伐闔閭,始一戰成名。此人詭計多端,長於智謀,當初慶忌討伐闔閭,便用了他的計策兵圍姑蘇,誘闔閭赴援,卻密遣大軍埋伏於天目山下,一戰擊潰闔閭大軍,為慶忌奪回吳國立下大功。
如今太子殿下率兵入吳,與楚人聯手,內攻姑蘇,外擊慶忌,誰主誰次、誰虛誰實,全看臨敵情形。此計與孫武當初所用的辦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以孫武之智,不難窺破我軍用心。太子出征之時,便料定此計難瞞吳人,只是我軍攻其必救,慶忌不得不救,是以此計雖是陽謀,不怕慶忌不入彀就擒。然而孫武此人實在了得,竟想出這招解圍的妙計……”
說到這兒他讚歎幾聲,又道:“諸位,慶忌大軍現在東夷,路途迢迢,就算得到我軍攻至吳國的訊息後立刻起兵南返,無論騎馬乘船,此刻也決計到不了我越國,何況東夷諸部大多依山聚居,哪有這許多船隻可用?因此,這支吳軍,決不會是來自目下正在東夷一帶與宋國作戰的吳軍,他們只能是來自吳國。
那麼吳國還有什麼人馬可用?唯有原本駐守武原的荊林人馬和守衛姑蘇的王城衛戍軍。皓進方才思索良久,才得出這個結論,皓進以為,這支吳軍必是荊林所部,荊林所部調入姑蘇,本為加強姑蘇防務,他們突然出現在我越國所為何來呢?”
皓進微笑道:“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我楚越聯軍甫入吳國,早已用過類似計策的孫武便識破了我們的用心,猜到了我軍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於是,他冒險抽調荊林的人馬,乘船火速南下,奇襲我會稽王城。若能攻破會稽擒得大王,縱然姑蘇失守,也可從容與我越國談叛。縱然不能打下會稽,只消太子聞訊撤兵,楚越聯盟也必然瓦解,吳人單單應付楚軍,便要容易的多。”
允常一聽豁然開朗,一拍大腿道:“著哇,皓進大夫說的有理,這必是吳人孤注一擲死中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