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5/13頁)
溯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月的時間而已。
大院裡軍屬們沒別的事看,時刻關注著兩對年輕小倆口處得怎麼樣,在私底下有滋有味地討論著。
看得出來,唐副營長家媳婦蘇青時,和剛來海島時相比,性子和氣了許多。大家猜測,可能是他們家兩個小不點的功勞。
前陣子唐母要離開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團團圓圓。其實一開始,閨女出事時,唐母沒打算將外孫和外孫女接回來養。那是唐父的舊思想,心想自己是姥爺,又不是爺爺,孩子們隨的不是他們唐家的姓,怕老家村裡人指指點點的,惹人家笑話。
到後來,真正與孩子們相處之後,唐母心軟了,也想帶他們回去。只不過兒媳婦涼薄歸涼薄,但並沒有苛待孩子們,再加上唐鴻錦認為兩個孩子在家,蘇青時的笑容多了,甚至願意與他共同暢想將來有了他們自己小孩之後的溫馨美好場面,便堅持讓他們留在身邊。
唐母也有自己的考量。
團團和圓圓生活在軍區大院,居住條件肯定比回老家好。加上老家沒有託兒所,公社小學和初中離家遠,整個村子裡能上高中的又沒幾個,真要將他們帶回去,到時候十多歲最討人嫌的年紀再送到軍區唸書,沒有事先建立過感情,蘇青時肯定是不同意的。
再加上,帶回老家,她自己也受不住老伴給的壓力,只能作罷了。
“現在唐家老太太可以放心了,兩個孩子和唐副營長他媳婦處得不錯,每天一早,他媳婦就送外甥和外甥女去託兒所,都不睡懶覺了。”
“還得是孩子們乖,要像我家倆孩子三四歲時那樣,小蘇肯定吃不消。”
“這倆孩子小小年紀就沒了父母,幾個月搬了好幾回家,肯定比一般同齡的孩子要懂事。”
幾個嬸子們說著話,看見蘇青時接團團圓圓從託兒所回來。
“小蘇,託兒所還沒放假?”
“這都快過年了!”
蘇青時面對譏嘲地掃她們一眼,收回視線,提醒團團圓圓:“走快點。”
這些大院裡的人,成天說閒言碎語,時間長了,都不記得自己說過些什麼。
可蘇青時記得清清楚楚。
幾個月前,她們就站在大院的公示牌前,數落她心眼不好,跑去袁校長那裡捅寧蕎的刀子,實則自己連初中畢業證都沒有。
直到現在,蘇青時還記得自己當時的心情,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徹底消失的難堪。
她絕對,不會原諒這些人。
至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