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打通生產鏈:裝置,專家,養殖基地全部就位 (第3/3頁)
煜煜吃魚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日,農學院養豬研究所將在這裡,設立一個大型畜牧點。
一方面對大家進行養豬培訓。
另一方面充當實驗場所。
獲取飼養長白豬的各項資料。
為了將專家們留下來,主要是留下他們的裝置。
林凱峰花了大價錢。
承諾生物飼料技術和農科院共享技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等到技術徹底完善,推廣到其他地區。
東山大隊畢竟不是科研機構。
想要製造出符合標準的生物飼料,專家和裝置的協助必不可少。
又以機械公司的名義,每年向畜牧點投入一筆科研經費,幫助他們可持續性地發展技術。
城裡有城裡的便利,鄉下也有鄉下的特點。
東山大隊地廣人稀,稀毗鄰山區。
周圍有河,不遠處還有多個生產隊。
屬於製造生物飼料,修建養豬場的最佳位置。
大隊書記又是林凱峰的老丈人。
林凱峰的想法,陸大勇肯定會全力配合。
無須擔心有人給自己拖後腿。
養豬場的規模由小到大。
首批豬崽一千頭,規模持續擴大。
實行工農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幫助貧下中農改善生活條件。
合併肉聯廠,解決該廠的經濟問題。
領導不會有反對意見。
林凱峰對肉聯廠的併購,包括接收所有職工,代表市裡負責職工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
上次參加廣交會,林凱峰與廣交會組委會的負責人雷主任,建立起了不錯的私人友誼。
依靠雷主任的幫助向島國購買裝置,絕對不成問題。
影響火腿腸計劃的各方面問題,幾乎全部被林凱峰掃平。
只等生豬出欄,裝置到位。
龍國第一根火腿腸,就將正式面世。
喜歡重返78:搞個科研,鷹醬怎麼全慌了?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