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送禮 (第3/6頁)
決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便更好地應對府試。
府城的試題,跟縣試還是有所區別的。
黎青執這麼想著,直接就去了李秀才的學堂。
而他認真讀書的時候,常瞻和劉炳海已經到了禾興府。
常瞻昨日跟黎青執聊過之後,就覺得人生有了希望。
他能報仇了!他哥可能還活著!
摸了摸自己懷裡厚厚的書信,常瞻打定主意,一定要辦成這件事。
也因此,他一路上對劉炳海很熱情,問了劉炳海不少事情。
劉炳海一開始還擔心常瞻不好相處,但跟常瞻聊了幾句,發現常瞻沒有什麼臭脾氣,也就放開了。
劉炳海其實就是個普通衙役,原先在縣衙甚至被人排擠。
也是因為被人排擠,他早早投靠了苟縣令,這才受到重用。
他其實能力一般,字都不認識幾個,能得到苟縣令的重用只是因為他投靠苟縣令比較早,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常瞻面前吹牛,說自己多麼多麼厲害。
“劉哥你知道的真多,”常瞻聊著聊著,想起了自己父親的事情,就問,“劉哥,去府城告狀的話,是怎麼告的?”
劉炳海道:“縣衙小,縣令大人會親自審案,府城就不一樣了,一般的案子都是府城的推官審理的。府城案子很多,推官也不一定天天在,還會由小吏先審一審……禾興府的公堂,每天都會有兩個刑房的小吏守著,狀紙基本上都是給他們的,他們接了狀紙,會把涉案的人找齊,再讓推官審案……”
有時候知府也會直接審案子,但大部分案子,都是這麼個流程。
常瞻聽完,暗暗嘆氣。
張知府是個好官,但告狀這麼麻煩……怪不得臨湖縣出了那麼多事情,張知府一無所知。
像他父親這樣識字,敢去府城告狀的人本來就少,去了之後還可能被人攔下……
而且他父親去告狀的時候禾興府的知府還不是張知府,當時那知府本就是站在婁家那邊的,他父親再怎麼告,也毫無用處。
常瞻跟著劉炳海,就到了府衙。
來的路上,劉炳海一直說他認識府衙很多人,可實際上……他到了府衙之後,見個人就點頭哈腰的。
如果常瞻家裡沒出事,他肯定幹不來這種事情,但他家都家破人亡了!
常瞻學著劉炳海,一路給人賠笑臉。
劉炳海滿意地看了常瞻一眼。
這小子挺不錯的,以後可以跟著他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