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靈渠與戰爭 (第1/6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澗底一片死寂,風不吹,樹不搖,鳥不叫,只有流水淙淙,更襯出峽谷的寧靜。
文慶安產生了一種極端的孤獨感,他想聽聽槍炮聲和飛機的嗡嗡聲。他甚至願意碰上一個敵人,不管是他打死他,還是他打死他,或者誰也不打死誰,而是共同分配食品,互相攙扶著走出這深溝塢底,都好。可是,一個人也沒有。他覺得委屈,為什麼獨獨他落到這種比死還可怕的地方?他忍不住淚水潸潸流下,漬疼了臉上的傷口。文慶安遠離了戰爭,遠離了階級鬥爭,遠離了塵囂,只留下了生存意識和希望與人類共處的願望。他為革命而廝殺的意識淡化了、模糊了,湘江兩岸的激戰,竟成了遙遠的夢境。
但他終於記起了那個篝火飄動的夜晚。那時,中央縱隊的許多人都圍著篝火說笑。唯獨他,面向東方,望著黑沉沉的夜空,出神。那秘不可測的遠方是他的家。
他彷彿看到他母親坐在油燈前,搖著古老的紡車……看到他的未婚妻坐在床前給他縫補破了袖口的棉襖,仰起臉來,問母親說:“媽,慶安眼下在哪裡?什麼時候回家?天冷了,這棉襖可怎麼送給他?”
文慶安曾經幾次出現過大哭一場的念頭,但他不能,他應該表現出男子漢的氣魄和蘇區青年人的骨氣。
後來,文慶安調到中央縱隊來拉馱騾。原來的馬伕在出江西的時候失蹤了。
文慶安到中央縱隊來,心裡是高興的:他離開戰鬥部隊,到被保護著的首腦機關來,坐在別人抬的轎子裡,相對來說是安全的。雖說那身棕蓑是吉祥物,但其可靠性總是值得懷疑。
在行軍休息時,在一堆篝火邊,他見到了蘇維埃共和國主席毛澤東,那時披著一頭長髮的毛澤東正給休養連的人講靈渠的故事:“你們問我,咱們走到哪裡去嗎?”毛澤東用濃重的湖南口音說,“這是軍事秘密,我不能說,再說,還要看敵人的情況。敵人安了當頭炮,我們只能把馬跳。可是,我可以告訴你們,咱們前邊就是湘江,湘江上游有一道運河叫靈渠……”
大部分人都第一次聽說,而且認為湘江的發源地是在湖南,而不在廣西。毛澤東給每人分了一支菸,是美麗牌的香菸,士兵不容易吸到,感情立即拉近了。
“秦始皇當政的時候,先後修建了四大工程,第一是萬里長城,第二是都江堰,第三是鄭國渠,第四就是靈渠了。這些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就說長城吧,世界上誰家也沒有……”
共和國主席不想講政治,只想懷古。
文慶安聽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