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1/4頁)
蘇懷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宵現在的資料藺成聿看過,一個初中生,基本上的生活軌跡都在厚林縣城,可能之前跟著父親或是叔伯出外旅遊過,就像之前跟著葉兵來柳江,但是也呆不了幾天。
離厚林很遠的淮海省方言很是特殊,和普通話差距大,剛來這裡的人連聽都聽不懂,柳江本地話是基於淮海話衍生出來的,部分詞彙發音不同,實際上比淮海話還要難,語言體系更加複雜,現在的姜宵,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口音。
但上輩子的姜宵有。
上輩子的姜宵十八歲就來了柳江,一直在這裡就生活了十五年,身邊的朋友和工廠裡的員工不少都是本地人,工廠做起來也很艱難,不會說本地方言,有時候生意都做不成,姜宵是下了苦力才學好的,他柳江話說起來比有些本地人都好。
藺成聿當時就在他身邊,他親身見證過姜宵是怎麼學的,姜宵那時候還很喜歡纏著他,他拿個小被子窩在藺成聿身邊,藺成聿看學校課本,他拿了一本《柳江話速成手冊》,抑揚頓挫、磕磕絆絆地學著那些詞語。
當時喧鬧繁雜,卻是兩個人一起艱難往上、打拼生活的細小見證,可當兩輩子的記憶在此時交匯,藺成聿卻笑不出來了。
他瞬間明白,為什麼這輩子的姜宵會對自己這樣排斥了。
在有上輩記憶的前提下,姜宵怎麼可能對自己還有半分好臉色?
老闆坐在櫃檯那邊吃早飯看電視,一邊給姜宵報了幾個價,姜宵一轉頭就看見藺成聿了,不過他看到人了神情也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就像是看到個陌生人,把箱子裡自己看上的貨物都拿了出來,從容路過,然後去老闆那邊砍價。
期間他用的一直都是柳江話,也沒有避著藺成聿。
他們兩個一起生活這麼久了,藺成聿不放棄一直跟著的話,遲早會發現的。
隨他吧。
姜宵如今對藺成聿,心情一派平淡。
這老闆一直也不是他的對手,每次面對姜宵的口頭禪都是“講不過你哦靚仔”、“不能再降了我都虧錢了”,最後還是唉聲嘆氣的按姜宵給的價錢賣了出去。
姜宵付了錢,自己一件一件細心打包了,他現在如果一個書包一個旅行包不夠塞了,就先分好類,一些比較貴一點又怕壓的就裝在自己包裡放在身邊,其餘的不怕壓的就統一放一個蛇皮袋裡,塞進卡車的箱倉裡面。他的蛇皮袋也要控制大小,否則太大了塞不了的話葉兵也為難。
畢竟還是要考慮現實情況,一些貨物比如女孩子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