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房間不實際。舉子倉裡的每個房間很大,完全能住下六個老人。
目前,住進舉子倉裡的老人們的衣物都是朝廷大臣們捐助的,當然也有宮中捐助的。
宮中有很多有瑕疵的布料,曹皇后經常拿出來捐給舉子倉。以前是捐給舉子倉裡的孩子,現在又要捐給了老人們。
等把汴京城裡所有孤苦無依的老人接到舉子倉後,到時候就會正式改名為“救濟院”。那個時候,也會向社會募捐衣物和糧食。
趙暘看了一會兒,見朝廷派來的人是在認真幹事,沒有在敷衍,他心裡就放心了。
離開舉子倉後,趙暘帶著曹許他們去了太陽書局。
太陽學堂需要的書籍和筆墨紙硯,自然是太陽書局供應。
之前,太陽書局請不少學子幫忙抄寫書籍,就是為了給太陽學堂的學子們。
招收學生一事,趙暘也交給了太陽書局的人辦。
目前,已經招收到二十個學生。
招收學生的時候,很多人不相信能免費讀書。不管太陽書局的人怎麼說,他們就是不相信。但是,也有一些人相信。與其說他們相信,不如說他們抱著試一試態度。對他們來說,反正讀書不要錢,為什麼不去試試。
也有不少孩子想去讀書,但是家裡人不同意。
對貧困家庭來說,孩子也是一個苦力,能幫家裡做事,幫忙賺錢,哪怕是去街上乞討。再說,讓孩子去讀書,那就不能幫家裡做事。
有這樣想法的人很多。在他們看來,哪怕是免費讀書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準確來說,是一件沒用的事情。
這些人不是不知道讀書會有出息,但是讀書不是馬上就有出息,要讀書很多年才能去考科舉。就算參加了科舉,也不一定有那個命考中。與其浪費時間讀書,不如幫家裡忙。
其實,哪怕在後世,也有很多家長是這樣的想法。
趙暘親自檢查了送給太陽學堂的書籍。當然,四書五經肯定是要有的。還要有《千字文》這樣的啟蒙書。孩子們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並不是讀四書五經。就是趙暘,他剛開始讀書的時候,讀的也是《千字文》。
除了書籍,還要字帖。趙暘讓朝中每個大臣製作一個他們的字帖,送給太陽學堂的學子們描紅。當然包括歐陽修和范仲淹他們等人的字帖。
確認送給太陽學堂的書籍沒有任何問題後,趙暘這才回宮。
趙暘一回宮就去找宋仁宗,商議設立審計院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