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留你們兩個在汴京。”
見爹爹心意已決,蘇軾和蘇轍也不好再說什麼。
“爹爹,是我們任性了。”
“你們沒有任性,你們想來太學讀書並沒有錯。”蘇洵一直以來以兩個兒子為豪。他的兩個兒子不僅聰明,而且非常聽話,很少讓他們操心。“爹爹還是那句話,既然決定來太學讀書,那就好好讀書,不要做其他的事情。”
蘇軾和蘇轍神色嚴肅地點點頭,異口同聲地說道:“爹爹,我們知道。”
“休息好了,我們繼續。”
“好。”
父子三人又讀起書來。
說到讀書,這三年來,趙暘寄了不少書給蘇軾他們。
三年前,蘇軾他們離開汴京的時候,趙暘就送給他們不少書籍,還送給他們不少筆墨紙硯。
這三年來,趙暘把太陽書局發售的雜誌、報紙、小人畫和話本都寄給了蘇軾他們。
蘇軾他們雖然遠在千里之外的眉州,但是因為經常看太陽書局發售的報紙和雜誌,他們對汴京城裡的事情非常瞭解。
蘇洵教導蘇軾他們唸完一篇《易經》,就和兩個兒子一起看太陽書局發售的雜誌。他們看的是《文學集》。
蘇軾和蘇轍正在看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洵正在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其實,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軾和蘇轍看了很多遍,但是每次看都會被深深地驚豔到。每次重新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哥,我們以後能不能寫出像《醉翁亭記》這麼好的文章?”
“我們只要好好讀書,就一定能寫出來。”蘇軾倒是很有自信。
“歐陽先生真的太有才華了。”蘇轍一臉仰慕地說道,“聽說朝中很多大臣都會去太學裡講書,不知道歐陽先生會不會去?”對有才華的人,蘇轍和蘇軾都非常憧憬。
“歐陽先生並不在汴京。”蘇洵倒是知道一點關於歐陽修的事情,“三年前,歐陽先生離開了汴京,去外地任職。”
“啊?”蘇轍一臉失望,“歐陽先生不在汴京啊。”
蘇軾問道:“爹爹,範先生呢?”
“範先生也不在汴京,也去外地任職了。”
蘇軾聽完,也是一臉失落。
見兩個兒子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蘇洵安慰他們道:“日後有緣,你們會見到的。”
蘇轍一聽這話,立馬恢復了精神。
“只要我們在太學讀書,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