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看報紙的多是男子,但是到最後卻是很多女子在聊那些話題。
女人本身就是更愛聊這些家長裡短的,她們的傳播能力還特別強。她們跟左右鄰居說,跟家裡的丈夫、公婆說。
那些女人就是要家裡的人知道,讓丈夫少借錢出去,讓丈夫多為自己的孩子考慮。沒瞧見麼,那個故事的女方最後跟男主人公離婚了。
讓女人一味的付出,這是沒有天理的。
男女平等,憑什麼男人就坐在那邊等吃等喝,就得女人辛辛苦苦做那些事情。
家裡的男人要是敢反駁那些女人,那些女人就問他們:你們是不是也想離婚?
那一篇文章確實也讓一些女人敢於反抗,她們還真的去跟丈夫離婚了。
何曉雅不管這些,她知道的是這一篇文章確實爆火了,她還拿到了不少稿費。同一個城市的報社給她稿費,那些轉載她文章的報社也得給她稿費。
那些報紙想怎麼轉載都可以,何曉雅早就在信裡跟編輯說了,就跟以前一樣。
編輯還給何曉雅寫信,問她還有沒有新的文章。這個新筆名可是一炮而紅啊,多少人都在討論那一篇文章啊。
何曉雅當然還有準備第二彈,但是這個第二彈還是得等一等的,哪裡能這麼快呢。
別說那些尋常人家,就是譚家那樣的人家,他們也在討論這一件事情。譚母真真覺得這個故事寫得好啊,她也能感受到一些,畢竟她的丈夫也沒少借錢給別人,丈夫有時候還不用那些人還錢。
家裡有錢的時候還好,家裡沒有錢的時候,丈夫還得借錢給那些人,著實讓人氣憤。
“這一篇故事寫得好啊。”譚母還故意在飯桌上說,她還跟大兒媳婦說,“你覺得呢?”
“很不錯。”譚大嫂當然說好,她看過那一篇文章,辦公室的很多人都在聊。
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沒有說是男的好,還是女的好,看文章的人有各自的看法。
譚大嫂本身也是做文字工作的,單位的宣傳之類的也是她在做。他們的宣傳部長還說要轉發這一篇文章,讓大家都看看,很多人都很愛看啊。
明明那一篇文章也不是特別長,就是有這麼多人看。
譚大嫂看了之後都覺得這個人的文筆真的好,活靈活現的。
“我們單位還打算轉發到內部的報紙。”譚大嫂道。
“那給作者稿費嗎?”譚彥之問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