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主張黃君克強及趙君智庵,實未有自為之心,非不為也,實因餘之資望、能力皆不及諸人也……至於正式政府之總理,應由國會推出,餘更希望黃、唐二公之當選,其理由甚多,不具述。”[59]既然國民黨並未確定由宋教仁組閣,那麼,袁世凱何必非要置宋教仁於死地呢?黃興不但是呼聲很高的總統候選人之一,也是國民黨組閣的重要人選之一,袁世凱何以不對其下手?可見那種認為宋教仁被刺是因為他欲組建政黨內閣、威脅到袁世凱權力的說法,理由並不充分。《北京英文日報》甚至批駁說:“宋之來京,實袁總統所召,欲俾以將來之國務總理,則宋自為袁所親信之人,豈有自傷其臂助之理;且袁總統豈不自思,將來被人證實後之難以結局乎?”[60]袁世凱召宋教仁入京,是否“欲俾以將來之國務總理”,不得而知,但若欲殺之,又何必召其入京。
第三,袁世凱欲對付的是整個國民黨,是國民黨欲實行的政黨內閣主張,而非國民黨中某個人,殺一人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袁世凱與國民黨的政見分歧。
國民黨的核心主張之一,就是要建立政黨內閣,實行政黨政治。這並非宋教仁等少數人所主張,而是國民黨絕大多數人的主張。因此,殺掉一個宋教仁並不能改變什麼,“宋雖死,國民黨政黨內閣之政策不能因之取消”,[61]反而會促使國民黨人更加堅定地實行其主張。因此,當洪述祖向袁世凱提議“收拾”反對黨一二人時,袁世凱斥責道:“反對既為黨,則非一二人之故,如此辦法,實屬不合。”[62]這說明袁世凱在關鍵問題上頭腦還是很清楚的,對問題的實質認識也比較到位,知道殺一宋教仁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袁世凱方面對案發後革命黨人的攻擊,也曾以此為理由進行反駁,謂:“政府對於在野黨之野心家,當以適宜之政策,迎合大多數國民之心理,以為戰勝之武器,若託徒誅鋤異己,適以激成反抗。況能死宋教仁之身,而不能死宋教仁所持政黨內閣之說,其又焉能人人而殺之乎?”[63]從宋教仁被刺後國民黨人的強烈反彈來看,袁世凱的認識得到了充分印證。各報紛紛發表評論,表示要繼承宋教仁的主張,繼續宋教仁的事業。如《民立報》發表評論道:“宋先生之主張,既有系統可尋,復有實行之望,故吾黨目之為中堅人物,而奉其政策為圭臬。然則宋先生之死,不啻折去我國民黨一臂,而於黨勢之隆替,大有關係在也。雖然,惟我國民黨信崇宋先生者深,故決不因其死而拋棄其政策,凡我黨人必能再接再厲,求達其目的而後已。彼反對者畏吾黨黨勢之盛,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