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傷心,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啊。你就說買東西,她又不需要買什麼,一套衣服可以穿好幾年。每次出去買東西,她不是跟在我屁股後頭,抱怨走得累又沒意思?她就這麼一點愛好,不順著她來,她一生悶氣就會生病,生了病怎麼照顧?我哥又那麼遠。她說了,她的以後都靠我了。”
烏拉說了那麼一大段話,竟讓他無言以對。
事實想來也真如此。
沒有老公,靠誰?
兒子在隔壁縣工作,即使像子溫這樣的在本鄉工作的教師,都沒辦法每天回家,何況外縣?快兩年了,他也還沒見過她的兒子呢。只有這個在身邊工作的女兒了。
走到街上,幹嘛?
每次他們四個人下城去逛街,都是馬姑娘和烏姑娘肩並肩在前面聊天、看衣服、挑物品,他和阿姨肩並肩跟在後面,聽她講那過去的事情,等到她們挑得差不多快成了,才叫他們倆近前去提供參考意見,最後由他去幫她付款。阿姨基本不買東西,她說她的東西很好,穿個七八年都沒問題,不像年輕人,要什麼時髦啊,款式啊,穿得像蚊帳一樣啊,像什麼話啊,等等。
阿姨最喜歡的是吃。她說,吃要講究一點,家裡難做的飯菜,只好趁外出逛街的機會,在店裡面吃了。因此,點菜是她的專利,在她的指導和點撥下,他知道了什麼叫作“白斬雞”,那是他爺爺口中傳說中的城裡富貴人家才吃得起的名貴菜,雞還是那個雞,但到了城裡的飯桌上,就乾淨清爽起來了。什麼叫作“剁椒魚頭”,辣椒還是那個辣椒,但澆在魚頭身上,那味道就很不一樣了,色澤也富貴如天安門的城樓……
看著他拿著筷子生疏地夾著這些新鮮菜式的樣子,阿姨總是笑眯眯地對他說:“教授,我帶你出來,是不是讓你見識了世面?”
他邊吃邊慢吞吞地說:“是啊,阿姨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飯多,真是見識過大世面。”心中卻在唸叨:學是能學到不少見識,可是代價太大了點,這算是她帶我呢,還是我帶她們?後來段子中的“我請客,你付錢”,是不是就是從阿姨的話中受到了啟發?
但印象最深的,還是在二餅子餃子店吃餃子。那是在古色古香的走過幾道小巷子之後的小巷子裡,磚牆木樓青瓦,天井石欄水井,宛如傳說中的九井十八廳,街坊鄰居錯落地居住其間,就像走進了城市裡的村落。老闆戴著眼鏡,所以叫“二餅子”。
“教授,店名叫二餅子,老闆是二餅子,你也是二餅子,你來到這裡,就算來到家了。”阿姨說話很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