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塊好大的黃褐斑,本來生得就很一般,這下就更顯得不耐看了。在她身邊站著的是她的大兒媳婦,臉還算白淨,生得麼也只能叫一般般。
馮蓁心存,看來她外大母還真是沒誇張,滎陽鄭氏擇媳果然是不看臉的。
馮蓁要相看的乃是劉夫人的二兒子,不過此時鄭十三郎並不在她身側,馮蓁估計是劉夫人想先看看自己,要是滿意了再讓她兒子看。
劉夫人看馮蓁自然是完全不滿意的,倒不是說她姿儀談吐不佳,而是生得實在太美。她來之前雖聽中間人說過,道這位蓁女君容貌絕倫,但也沒個具體概念如何絕倫,只當是比尋常人美上一些,是那些人吹捧得太厲害。
可這會兒見著時,劉氏方才知道那些人不僅沒誇張,反而還有所保留。所以不管馮蓁有多賢德,她也不能給十三郎聘娶這樣的妻子,否則他之後鄭氏子弟擇媳就只會選美人了。
於是劉氏在馮蓁跟她行禮後,只笑了笑說,“蓁女君生得可真好。”除了這句話外,她就再沒開口跟馮蓁說過話,反而是側頭和城陽長公主敘了幾句,說起來兩人之間也有些親戚關係,劉氏和去了的城陽駙馬是表親。
長公主努力將話題重新扳回到馮蓁身上道:“我這些年多虧有么么這個開心果兒陪在身邊,才少了些寂寞,否則早就下去跟駙馬相會了。”
劉夫人笑道:“難怪這次見長公主,覺得你氣色越發好了。蓁女君卻是個孝順的孩子,長公主該在身邊多留兩年才是。”
長公主聽見這婉拒之言,神情也沒什麼變化,轉而提起劉夫人的夫婿道:“聽說子期這些年一直幫著他父親治學寫書,想來學問越發深厚了,這樣的人不能出來為朝廷做事,實在是一大憾事。”
滎陽鄭家雖然是大門閥,可到了這一代,鄭大儒除了十年前為皇子講過學之外,再沒出仕。而他的大兒子,也就是長公主嘴裡的鄭子期如今已過了不惑之年,卻也從未出仕,反而是鄭家的二房,鄭大儒的二兒子在朝廷做官,官居太常丞。
所以提起滎陽鄭家,大家熟悉的反而是鄭家二房,至於劉夫人,即便知道她是鄭大儒的大兒媳婦,鄭家冢婦,那也只能算是太常丞夫人的陪襯。經常還有人以為,太常丞才是長子。
而鄭大儒的長子鄭子期,和他父親是一個性子,耿介正直,這是優點,但到了官場上卻就未必了。所以鄭大儒為皇子講學之後就歸鄉種田去了,他不想再出仕,朝廷也不願他再出仕。
鄭子期則一直未出仕,多少也有這個緣故。可他甘於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