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枯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哉大明 !

蘇布地認為,自己這邊的人都已經像靶子那樣站立在那裡了,若是能夠多多射殺對方的話,明軍是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當兵的誰不想立功,誰不想升官發財,至於那些當官的……不是更想升更大的官,發更大的財嗎?

蘇布地雖然不知道明軍的火銃手,是如何統計戰功以及如何獎賞的,可其中擊中敵人的數量,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因此,蘇布地認為,這麼好的機會擺在面前,若是不去抓住,那豈不是就像見了錢不撿,見了官位不要?!

那麼解釋就只有一個——明軍不是不想更多地殺傷蒙古的弓箭手,而是不能。因為他們火銃固有的某些缺陷,限制了發射頻率。肯定是這樣,絕對沒有其他原因!

色楞也曾經給他介紹過明軍的這種新式火銃的特點,但總是要親眼見識一番,才能真正有更深切的體會。

蘇布地認為,搞清楚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決定了次日突襲的成敗。因為次日的突襲,他打算親自帶隊衝鋒。而即便他不在衝鋒的隊伍中,知己知彼也是非常有次要的。所以親身感受一下對方的最優勢的利器,是非常必要的,儘管為此要付出一些代價,他認為也是值得的。

再有就是明軍的火炮,蘇布地也很想了解一下威力的程度。

可是,據色楞介紹,自從明軍包圍建昌城以來,明軍的火炮總共也就發射那麼次。而就是那幾次發炮,看起來更像是校準試驗。而城內的蒙古人也基本上沒有出城作過戰,所以對方零星的炮擊,沒有留下什麼印象,因此也就沒有了解到更為詳細的情況。

蘇布地儘管非常想了解明軍火炮的更切實的情況,可也沒有腦殘到把自己人排好了隊讓對方轟一炮看看的程度。不過,火炮向來是攻城的利器,而明軍自從包圍建昌城以來,似乎並沒有主動將火炮作為攻擊城牆的手段。

因此,從明軍輕易不捨得發炮的情況來看,應該與他們的火銃有些類似,威力或許足夠,可惜就像他們的火銃那樣,也是有著某些不可彌補、或暫時無法彌補的缺陷,從而限制了發射的頻率。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炮膛極易損毀,發射不了幾次就成為廢物,因此他們明軍輕易不敢動用。

這個時代,火炮的發射的時候出現炸膛的現象,本來就很是普遍,因此,蘇布地如此想,也絲毫不令人感到意外。

前面曾經提起過,因為皇太極要顧及女真人的臉面,因此那幾次在明軍的火銃打擊下,敗的非常徹底的戰鬥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末世:從囤女神開始多子多福

末世:從囤女神開始多子多福

青椒洋芋絲
我叫許航,一名畢業於普通大學的本科生,拿著少得可憐的四千八工資,淪為了外賣小哥。那天,天空如被潑墨般陰暗,彷彿預示著一場災難的降臨。不知為何,一種神秘的疾病如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人們接二連三地被感染,變成了可怕的喪屍。那一刻,我如夢初醒,末世竟然真的降臨了!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在一次意外中,我如同鳳凰涅槃般覺醒了逆天系統,從此我的人生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外賣員,搖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