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心驚 (第2/3頁)
我要退休>/a<>br< >br<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被後世與武侯相提並論的人物,卻是並不討朱元璋的喜愛。
以至於劉伯溫在明朝開國之後只是被封了一個伯爵。
其身死更是存在著一些謎團。
關於劉伯溫身死有一種說法便是劉伯溫死於胡惟庸之手。
而其中導致胡惟庸敢如此做的,一是兩者是屬於兩個派系的,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派排擠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派。
故出於清除政敵的目的,胡惟庸害死了劉伯溫。
另一方面便是,胡惟庸殺死劉伯溫是經過朱元璋默許的。
而朱元璋之所以默許便是因為朱元璋感覺劉伯溫雖有大才,卻是不能與他合心,故才默許了胡惟庸害死了劉伯溫。
而今,不知為什麼,朱昱從朱元璋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味道,以致於這讓他腦海裡閃現出劉伯溫的名字。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難不成是自己在哪方面使得老朱不喜了?”
朱昱大腦開始飛速運轉,自穿越來這段時間的記憶在朱昱腦海一一浮現。
下一秒,一道靈光在朱昱腦海劃過。
太謙遜!
太恭敬!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由於預知了‘自己’未來的下場,朱昱一直都在想著如何減少朱元璋對他可能存在的不喜。
加上他對藍玉案的知曉,雖然知道藍玉案發生背後的最大原因是朱元璋為了朱允炆鋪路,但其起因是源於藍玉的驕縱無忌。
因此這讓他習慣性地便想著在朱元璋面前表現得謙遜恭敬有禮。
然而他忘了現在的朱元璋還不需要為所謂的皇孫鋪路,他亦不需要表現的如此謙遜。
正所謂‘過猶不及’,謙遜本不是錯,但是錯在他朱昱謙虛得過分了,錯在他太年輕了。
從第一次見到朱元璋,他就時刻在朱元璋面前保持著謙遜恭敬的模樣。
一開始這般,在朱元璋看來只會認為他朱昱品性很好,然而伴隨著兩人的幾次相處,加上朱昱年輕且個人能力上亦是表現不凡。
朱昱再表現得這般謙遜恭敬不但不會讓作為帝王的朱元璋感到心喜,反而會讓朱元璋感覺兩人之間存在疏離感,進而產生不滿和猜忌。
就如劉伯溫一般。
且不說劉伯溫為大明所立的功勞是否比李善長低,一個伯爵的封賞肯定是與劉伯溫所立的功勞不相匹配的。
然而朱元璋偏偏就只給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