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武都在主張南遷,畢竟,兵敗如山倒。

就是不知兵的朱翊鈞都非常非常清楚,兵敗如山倒這五個字的可怕,在輸的時候,真的會一敗再敗。

薩爾滸之戰,前鋒敗,前軍敗,中軍敗,潰兵帶來計程車氣上的打擊,比想像的更加可怕,就因為杜松的輕敵貪功,覺得小小建奴不過如此,傲慢之下,杜松冒進給了努爾哈赤機會,潰敗就像山倒塌一樣不可阻擋了。

南遷,是一個理智的決定,先保證存續,將北方作為戰場留給將領,而固守,則是瘋狂的丶玉石俱焚的決定。

皇帝問,卻沒人敢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官場有著根深蒂固的『隨大流』的風氣,你不隨大流,你有不同的意見,你就要為你不同意見承擔責任,于謙那時候不過是個正三品的兵部侍郎,于謙完全可以隨大流。

于謙真的隨大流,會怎樣?不敢想,隨行的人,想都不敢想。

「取筆墨紙硯來。」朱翊鈞對著馮保說道,他要題字,他思前想後,寫道:公論久而後定,何處更得此人,百世一人。

這是朱翊鈞抄後世林則徐對於謙的評價,朱翊鈞認為百世一人的評價,于謙當之無愧。

因為那段沉重的歷史,是一塊傷痕累累的傷疤,所以朝堂都儘量避免談及那段過往,所以整個於公祠都格外的安靜,鮮有人來。

於公祠,白牆灰瓦,朱漆大門,『旌功祠』,這三個隸書大字顯得莊嚴肅穆,祠堂就是個小小的三進出小院,攏共也就一畝地多一些,說好聽點是庭院草木蔥蘢丶綠樹成蔭,是一處清幽之所,說難聽點就是香火不是那麼繁盛,來祭奠的人很少,甚至有幾分破敗。

「朕不喜歡這地方這麼清幽,把這裡修一修,把路修好,以後杭州府學堂,每年正月十六開學的時候,都要過來祭奠一番。」朱翊鈞下了具體的指令。

「陛下,這恐怕會擾了於少保清淨,非於少保所願,硬讓他們來,他們反倒是會編排於少保的不是。」馮保沒有選擇遵旨,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朱翊鈞沉默了,馮保不是無的放矢,真的硬要這幫學子來,指不定嘴裡得髒成什麼樣,要知道于謙可是赫赫有名的投獻派,為了老朱家的江山社稷,最後把命都丟了,皇帝點頭說道:「有理…那就只擴建一下吧。」

大明皇帝正準備離開,忽然停步來到了偏廂說道:「這裡為何還有一個牌位,祭祀何人?」

馮保趕忙俯首說道:「於少保重玄孫於嶽,嘉靖十年世襲了杭州衛副千戶,嘉靖二十七年,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朕真的不務正業

朕真的不務正業

吾誰與歸
萬曆元年正月十九,萬曆皇帝朱翊鈞,打量著面前的鐵三角。第一位盟友面相頗為和善,她是大明的太后。第二位盟友只是個太監,他的職責是磕頭。第三位盟友就是個權臣,他看..
武俠 連載 84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