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血火涅槃 (第2/4頁)
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位已來不及了,而且很容易因為扶植誰、而繼續內鬥。
朝中諸公權衡利弊,以新任內閣首輔、武臣勳貴,共組文武二相,仿照周朝的周定公、召穆公“共和”,以共和制暫領朝廷軍國大政。
首先京師守備主帥就派人渡江談判,提議起義軍保護皇城、朱家宗社、皇陵、平民,條約簽訂後,京師守備獻城。起義軍答應了要求。
於是京師投降,二相及部分大臣皇親國戚,率京營南逃。他們直接跑到了廣州,此乃大明的工業貿易重鎮之一,然後在北邊各處要地派兵佈防。
這時候的明朝執政者,應該已經見識到了大帝國崩潰時的可怕局面,缺乏緩衝與釋放機制的王朝結構、過於呆板的體系,在崩潰時的毀滅性破壞。他們大概知道錯了,天下已亂,如果再不改變,必將眾人一起抱團赴死、或苟且偷生,無人能倖免。
四川等地仍在觀望,衛國公府韋家在四川,在軍界威望很大;還有從北京布政使司逃到了四川,投奔韋家的王家,也是有名望的家族,而且與很多勳貴有聯姻關係。
海外的海軍基地、西美區、澳區也沒有發聲。
共和二相打算拉攏這些勢力,然後北上與叛軍會戰。當然起義軍也是這麼想的,他們也想拉攏剩下的精銳部隊和勢力。同時雙方在南方各地大戰,進展緩慢。
因為官軍選擇地利,修建了戰壕工事,調集了大量炮兵和初代裝甲車駐防,這樣的戰場簡直就是絞肉機,很難短時間分出勝負。戰爭烈度逐漸降低,雙方都開始了此消彼長的拉攏離間。
朝廷方終於利用西方的戰事、舉起了民族主義的大旗。這是把雙刃劍,以前朝廷就詳細分析過利弊,但這時候管不了那麼多了。
當時歐洲已打成了一鍋粥,德益志與法國正在鏖戰;德國的盟友奧斯曼參戰後,卻首先向矣及明國轄區大軍壓境,把明國拉入了戰團。
二相政府向海外軍鎮發出了軍令電報,命令就近的軍港增兵矣及。當時南方的二相政府轄區內,工業能力大減,前線軍需彈藥庫存嚴重不足,但二相政府依舊派出船隊,向西線戰區運送大批軍火,以保住大明的勢力範圍。
一直以來明朝廷為了防止海外軍力分疆裂土,軍鎮是造不出彈藥武器的、更別說要求工業鏈更多的複雜重武器,所以海外軍備全靠本土供應。
政府的一切公告都開始宣揚民族主義,以及大明的世界勢力範圍不可丟失,並且做出了很多佐證言論的決策。
而佔據京師的起義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