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人眾,再加上四方就食百姓拿取,也不可能在短短兩月之內,就將其揮霍乾淨!”
“雖然李密奪下此倉不久之後,就有失火之事,但據周圍鄉民言說,那火和官軍,都來得萬分蹊蹺。”
“此後,黎陽倉所出之糧,越來越少!”
“而我們的暗樁所報,李密離開汲郡北去再西入太行,並無帶許多糧食!”
“而且,極為可疑的是,他還在沿途四處徵糧!”
“啊!”
“怎麼會如此?”
“真的呀?”
……
聽了裴寂的言語,兩班的文武官員連連驚呼。
“咱們且不論這黎陽倉中糧食去哪兒了,單說李密缺糧,肯定是事實;而竇建德在走飛狐陘之前,也在山谷、博陵、涿郡一帶大肆徵糧。”
“然而,據可靠訊息,他們兩家都沒能蒐集到大軍足夠的糧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為河北、山東一帶,已經人煙稀少,浮糧和官糧異常吃緊!”
“人呢?糧呢?”
李淵更加迷惑。
“屬下也很不解,反正據我們在各處的情報所示,除了在大運河沿岸,人口異常增多之外,其他義軍多起之處,人戶數目越來越少!”
“有說天災者,有說匪患者,有說朝廷移民者……不一而足!”
“那裡,的確是赤地千里,人跡罕有!”
“唯一有人的,就是有官軍重點把手的堅城,裡面的糧食也最多!”
“所有,屬下推而論之,竇、李之流,應該是基於糧食、兵源之故,轉而進入我太原大地!”
裴寂這番話說完,引得李淵等人連連點頭。
“父王,裴大人所言甚是在理,莫說河北、山東之地,就我們河東以南的這些地方,人口戶數也多有不足。”
“兒臣所觀,皆是軍前募兵異常艱難所得。”
“雖然也有最近民間風靡的詆譭我李唐惡言俗講之故,但現在的確前來入我大軍者寥寥!”
“募兵的官佐坦言,非人不願,而是人所稀少啊!”
“所以,想來竇、李,定當是缺兵少量之迫!”
“而我太原之地,物華天寶,人壽年豐,少有戰禍。雖有天災,但也不致饑饉減人!”
“這些年,或許比之江南略有不足,但比起河西、隴右、河南、山東、河北諸郡,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