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土地人口。
匿稅匿田匿戶者,皆按晉律處置,子孫後代不得為官,被匿百姓無罪。如有田地掛在他人名下,那這田寫的誰,就是誰的。
另,縣內主動檢舉者,記功行賞。”
仝拾眼睛一亮,知道這帶上自已了,就是給自已記功的第一步。
機會已經抓上的他,當然想看著害仝家至此的錢、餘兩家倒黴,忙道:“城內百姓苦錢家、餘家久矣,拾願為陛下分憂!”
“仝上卿的子孫,孤自然是信得過的。”小白率先起身,“進城吧。”
平邑縣內。
虞嘆數著手裡的存糧,嘆氣聲不斷。
他們祖上也曾經是燕國公卿,但是前面好幾代就沒落下來,到現在淪落到平邑縣了,家裡還有個一千畝地。
一千多畝都是普通田地,收成一般,每年糧食收了,糧稅一交,剩下的養家裡十幾口人就差不多了。
虞嘆和仝拾是同齡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不過他一來就給錢縣令送了厚禮,現在的日子在緊也比仝拾過得好些,也不需要為餘家在鄉野間做那些活計。
虞家帶到平邑縣的金銀也都是可著頭花了,因為日常花銷有田足夠,但是教育家裡孩子讀書寫字、騎馬射箭的花銷不能短。
這些大頭開支經年累月,到現在,他們也真的就是靠著田地養活自已了。
正想著,僕人來報仝拾來了,虞嘆讓僕人直接把仝拾帶過來。
仝拾和虞嘆在薊州舊認識,兩家還是一起來的平邑縣,家族算世交。在虞嘆這裡,仝拾算是很倒黴的友人了。
他們虞家,有名也就是不知道多少年前了,仝拾曾祖聞名諸國的時候,虞嘆曾祖已經沒了祖先威風,朝裡也沒什麼人了,仝家在燕滅之前都還有人在朝中做官。
餘家先祖是諸國有名佞臣,仝家先祖是諸國有名上卿;餘家先祖就出了那麼一個名人,仝家出名的人不只幾個……因為各種各樣的比較,仝家莫名其妙就被餘家記上,一朝得勢了,把仝拾欺侮到這個地步。
包括虞家在內其他的薊州人自然也有不滿,今天能隨意拿捏仝拾,改天就能隨意拿捏他們,這誰能忍。
只是平邑縣、武陽郡這些人都是手裡有實權的,北邊漁陽的前齊王室都老老實實蝸居不冒頭,他們這些連王室都沒了的前燕貴族更是得低調做人。
內心還把自已看做燕人的他們,不太能接受一個姓第五的燕王,也不覺得告到武帝那兒他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