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怎麼公孫弘和皇帝關係處的那麼好,劉奉也和皇帝有御駕親征的情誼,就自己還和皇帝是熟悉的陌生人,
就坐在皇帝手邊的他小聲和皇帝搭話:“陛下方才說改字,臣把陛下寫的幾個字看了又看,發現確實簡單好認了不少。”
小白另一邊的公孫弘側目:朱平,你也學會媚上了?
然後朱平就問:“現在大晉天下士人都習慣了周篆,貿然改,臣恐怕會引起大家的不便……”
朱平倒是不擔心大家不會想用新字,因為他看兩眼就知道在周篆基礎上更簡化更抽象,對眼睛極其舒適。
況且還讓公孫弘給天下大賢廣發邀請函,別說全來,來了一半,或者有那麼兩三個知名的大人物參與進來,那這個新字的權威就有保障。
而別人會不會來這件事朱平就更不擔心了,他們不會放心新帝想做的大事被別人(討厭的對家)全程參與。
就算外面的大賢都不來,他們洛京大不了請穆王孫這些名震天下的老人出來做靠山,這時代的名氣一向是出身、才能、後期成就一起疊加的,光有才那都沒用。
皇帝招賢令範圍太廣了,固然是求賢,但是也會讓自恃身份的人不願來。他能招來大賢弟子,招不來大賢本人,能招來的只有懷才不遇和期待做出一番事業的人。
但是有一個具體改字編撰字典的工作,大賢們就很願意來了。
這樣一想,朱平發現公孫弘和皇帝想的還挺周到,就是讓他個人有些鬱悶生氣。
“朱卿的憂慮孤也知道,”已經有膽大的人上去解題,小白半眯起眼睛,“朱卿也說了,這些字簡單好認了不少,要相信我們大晉官吏的能力。
未來有個別不會認不會寫的新字,儘管寫現在周篆就好了,又不是不讓寫。墓碑、銘文、祀文、官印這些,依舊都還用周篆,只是書籍和公文都變一變而已。
這麼折磨的周篆都能用,未來簡單的周字用起來也應該問題不大吧。”
真不是他有什麼奇怪簡體字濾鏡,周篆和諸國的篆書,他看著都還好,閱讀毫無障礙,但寫是真的難寫,而且還是在帛書、竹簡上寫,更麻煩。
還是一步到位,直接簡化一下,編書吧,然後等著一大批人在建安宮工作好了,直接開始上紙印。
朱平疑惑:“書?也需要變嗎?”
這怎麼變,私人的藏書還能逼他們改字重新燒錄不成?
而且“折磨”這兩個字,陛下你用來說周篆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