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091所謂中國風 (第2/4頁)
月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一個企業不利用金融市場籌集資金的話,它的發展速度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比如著名辣椒醬生產企業老乾媽,因為拒絕上市,老乾媽雖然一直在盈利,但生產擴充速度和搶佔市場的速率一直都比不上它的對手,辛辛苦苦十幾年經營,才依靠積累的口碑熬出了頭。
因此在那個時空,不利用金融市場是不可想象的,你的企業必須要面對資金比你充裕許多的對手的強大壓力,沒點本事最終都逃不過被兼併或者破產的結局。
但在這個時空,林有德手中控制了掌握貨幣發行權和外匯兌換權的德意志外匯與投資銀行,他不用擔心自己的企業沒有擴充生產的資金,就算他的對手透過股票市場將全德國的閒散資金都集中起來了,也無法勝過德意志外匯與投資銀行。
林有德現在在德國的地位,就相當於原來時空美帝的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所以他名下的企業,完全有資本丟開金融市場自己玩。
換個角度想,一個企業如果想要多少錢就能拿到多少錢,那似乎它也沒有必要再發行股票了。
林有德這樣做,其他人自然不滿意,所有人都覺得林有德的企業如果發行股票那肯定股價會一路飆升,都等著買入股票升值賺錢。沒有人想到當大多數持有股票的人都覺得該賣掉股票拿錢走人的時候必定會有倒黴蛋為跳水的股價買單。
總之,那些不滿林有德“吃獨食”的人這會兒都藉著唱讚歌的當兒,拐彎抹角的認為林有德應該發股票,讓大家都從他的利潤中分一杯羹。
當這些人發現林有德根本沒有重新發行股票的意思後,他們就停止了對林有德的歌頌,筆鋒一轉開始抨擊他。
可這時候整個德國已經形成一種狂熱的氣息,林有德的聲望遠比他在內戰前進行經濟改革玩紙變錢魔術時更高。
這些突然轉變態度的媒體,全都遭到了群眾的唾棄,發行量一度銳減。
這個時候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發生了:除了幾個一直在說林有德壞話的死硬派報紙之外,其他一些騎牆派報紙又突然轉向開始歌頌林有德和他名下的一切,因為只有這樣報紙才能賣得出去。
至於那些沒有背景的、全靠各種聳人聽聞的報道和連載獵奇小說為生的商業小報,更是無節操的編出各種林有德的偉岸事蹟,來迎合讀者的口味。
比如有一份主要在慕尼黑髮行的小報,就聲稱他們的記者去了明帝國,採訪了林有德的家鄉,說林有德在孩童時期就是神童。當時他被送進一個酒店當小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