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5頁)
東風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數以百萬的下鄉知青憑著不要命的苦學總算有人熬出了頭。可這其中,亦有許多人多次落榜,回城無望。
劉帥既無接收單位,又未考上大學,按理他是回不了滬市的。
王安樂從幾位嬸子交談中得知,劉帥是因病回城,回到滬市後住了整整一個月的醫院。具體病因劉家倒是瞞得緊緊的,就連大嘴巴錢虹也沒透漏一絲風聲。
再後來政策抓的嚴,就算病死了也不給回城。
兒女下鄉的人家走不了劉帥的路子,就跑來周家打聽如何弄個臨時工噹噹。
就算是臨時工,也算有單位接收呀。
只是周文的路子也難走,光他那口流利的英語就攔倒了人。
“老方,我真是羨慕你一家團圓。我家翠翠和周文同年下鄉,算算都有七年了,也不曉得她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你家老三回來的時候,我險些沒認出來。在我印象裡,周文還是個小夥子。”
這番話可是說到眾人心窩裡去了。
整個幸福裡48戶人家,至少一大半人家的孩子還未回城。如周家這般考回來的,更是少之又少。
周文一個,葛玉蓉一個,後頭李兵一個。
“是啊,當父母的不就圖個闔家團圓麼。只是咱們都是幾十年的老街坊,應該曉得我家在五鋼廠裡沒什麼體面。這次真是湊巧遇著了個欣賞老三的外國佬,不然這樣的好事也不會臨到我家頭上。”
“老方就是謙虛,不管如何,你公公當年可是廠長,多多少少肯定有些香火情。”
“老方,你就幫我們問問,看看廠裡還要不要臨時工?要的話,又是個什麼章程?”
只是幫著問問,方娜自然不好拒絕。不過她心裡清楚,廠裡肯定不會開這個口子。旁的不說,劉帥回城一年了,到現在也沒能找著工作。
那麼些下鄉知青,哪個廠子能安排?
若是能安排,當初又何必下鄉?
故而方娜先跟她們打了預防針,又勸她們再等等,保不齊什麼時候政策就變了。
這話說得在理,可一想著周家兒子成器,大夥心裡就有那麼幾分酸澀幾分嫉妒,就想著方娜樣樣順心,所以才把事情想的輕巧。若她兒子也在鄉下吃苦,只怕也做不到這般淡定。
眼瞅著時候不早了,大夥兒強調幾遍也各自離去。
錢虹就住對門,一邊擇菜一邊道:“老方,周文是個有出息的,等他9月份去上大學,那臨時工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