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令人諷刺的是,大明的末代皇帝崇禎在位時,由於增稅,國庫中的銀錢是所謂的康乾盛世中的康熙在位晚年的十倍。
崇禎經過東林黨當政都有這麼多前,那現在的皇帝內帑就不用說了,雖然在萬曆朝晚期,經常撥給遼東大量的軍費,光是泰昌帝登基後不久,就撥給了遼東兩百萬兩,幾乎可以算作大明太倉一年的收入,但是現在,還只是毛毛雨。
當然了,大明財政什麼的,除了源頭,也就是稅收不合理之外,在使用方面,也很令人一言難盡。
眾所周知,朱元璋他有二十多個兒子,子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到了明末,光是宗室就有幾百萬的人口。
然而,太祖皇帝他老人家制定宗室制度的時候沒想好後路,這就導致某些窮困潦倒的宗室最後被活活餓死。
而整個大明,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被宗室給吃垮的。
大明的宗室爵位有八級,是為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與奉國中尉。
按理說,爵位分級多,但是實際分封的時候也可能不那麼實誠,像宋朝,王爵降爵襲封可能是嗣王,也可能是郡王,再降一級可能連國公都撈不到,只能當個郡公。
但是朱元璋想讓子孫後代永保富貴啊,那怎麼辦?
長子襲爵不降等,其餘諸子降一級襲爵。
在朱元璋時代,因為他是老大,底下的諸王都是他的兒子,所以宗室在地方還是能治理政務的,但是等到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還成功了之後,為了防止後人再效仿他這個前例,大明宗室連政事都不能觸及了。
於是乎,在永樂朝之後,就出現了“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基本上就是把宗室們當豬養的情況。
就算宗室們不想當豬也不成啊!
大明傳承到朱常洛這一代,算算和朱元璋之間的輩分關係,早就超出了八代,也就是說,有一些宗室,已經超過了八個爵位等級的繼承範圍,只能做個平頭百姓了。
可是偏偏他們爵位沒了,但依然是朱元璋的子孫,也就是說他們依然不能參與“四民之業”,士農工商四條路全部鎖死,他們除了混吃等死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沒落的偏遠宗室沒有退路,其餘的宗室只能算是被圈養的閒人,沒幾個有進取心的。
而按照朱元璋規定的對子孫後代的優待,凡有爵位的宗室,有銀、米供給,還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