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飛看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他不追來,莫非是在生我的氣麼?
她一生之中,竟從未曾像現在這般進退失據,又想回去找風魂說個清楚,又覺這樣回去的話,豈非等於是自己去投懷送抱?若讓魂弟以為我其實是一個受不了空閨寂寞的尋常女子,豈不反讓他看輕了?
她就在那走來走去,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王妙想猶豫難決時,一道劍光突然從遠處飛來,落在樹梢之上。
王妙想心裡一驚,慌忙拭去臉上淚痕,抬頭看著樹梢上的持劍少女。
這少女鳳髻霓衣,婉麗可人。她看著王妙想,宛然一笑:“妙想姊姊竟在這裡遊山玩水,倒叫我這做妹妹的好找。咦,姊姊似乎哭過,莫不是被人間的哪個負心男子拋棄了?姊姊不妨告訴飛瓊,讓飛瓊替姊姊打抱不平!”
她面帶笑容,語氣卻時輕時重,尖酸刻薄。一般人就算看見他人偷哭,也只會裝作不見,她卻反而故意點出,竟有幸災樂禍之意。
王妙想也知道她是故意找碴,若是平時,也就是一笑了事,偏偏此時她心情本就不好,而這少女的話語多多少少又真的觸到了她的苦楚之處,尤其是這“負心男子”四字,聽在她的耳中竟是分外刺耳,忍不住便也放下臉來。
這少女名叫許飛瓊,同樣也是王母娘娘座下的女劍仙,所不同的是,王妙想屬於上清一脈,誦的是《黃庭經》,修的是舜帝親傳的劍術,而許飛瓊卻是靈寶一脈,平日背的是《靈寶經》,煉劍的方式也並非“御劍”,而是“祭劍”。
其實這道家派系,雖然各自的修行方式有所不同,平日裡倒也沒什麼紛爭。尤其是上清派與靈寶派,雖然一個拜元始天尊,注重“存思”,一個拜靈寶天尊(通天教主),看重“齋直”,但大家都是三清子弟,就算曾經鬧出過封神之劫,經過這一千多年,也早已冰釋前嫌,甚至連彼此的教義也開始互相吸收和融合起來。
只是,許飛瓊年輕好勝,又曾聽王母娘娘親口誇讚王妙想的劍術,其他人談論起來,也總是暗示她的劍術比王妙想還差上一些。時間一長,她難免不甚服氣,總想找王妙想比試一下,偏偏王妙想平日的性格總是和和氣氣,既不得罪人,也不與人鬥氣,不管許飛瓊如何挑釁,她卻總是面帶微笑,不氣不惱,弄得許飛瓊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次,因王妙想下界之後,知機殿的旋樞老人算出她恐有劫難,王母娘娘有些擔心,於是許飛瓊便自告奮勇,下界找她,其實也是存了“你在天上不和我鬥,我就跑到人間來找你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