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張家謝禮 (第3/3頁)
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時代,也對開荒很有感的嗎。
漢朝的賦稅為編戶制。朝廷把農民編入戶籍,稱為‘編戶齊民’。實行按編戶,徵收租賦和徵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編戶的稅賦大約有四項:田租、算賦、口賦、徭役、兵役。四項之中,主要為“租”“賦”兩項。租是土地徵收的稅額;賦以丁計,包括算賦、口賦。算賦是對成年人徵收的人頭稅,口賦是專對兒童徵收的人頭稅。
漢朝吸取亡秦教訓,輕徭薄賦。然田租輕,人頭稅重。
輕徭薄賦,迅速恢復了生產,卻加劇了土地兼併,引發了階級矛盾和社會危機。少地或無地的齊民,為逃避難以負擔的賦役,或舉家託庇豪門,增強了地主豪強的勢力;或淪為流民,成為動盪不安的主因。其結果就是造成大量編戶齊民,從政府的戶籍中消失,加劇了財政危機。
從近年,不斷有暴民揭竿而起,就可見一斑。
賣官鬻爵,或許也是朝廷在稅賦每況愈下入不敷出狀況下,行的權宜之計。
說什麼積重難返,權宜之計,多是敷衍。
然而想改變這一切,劉小胖還有心無力。
面對舉族上下,熱火朝天的搶種搶收,劉小胖越來越深刻覺得,種田是修身、齊家,很關鍵的一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