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狀元。”
這是一首講述真實傳奇故事的詩歌。在陵川縣的槐樹嶺村,有這樣一個羊倌:他從未進過學校大門,一天學也沒上過,但卻在實踐中積累出了一整套放羊的經驗。後來,他竟然被山西省農業大學聘請為名譽教授!不僅如此,還有教授專門根據他的口頭介紹,幫助他整理出版了三部養羊方面的專著。這些著作如今已成為相關專業學生的重要教材。
而這位羊倌最為人稱奇的地方,在於他能用口哨來指揮羊群,並與之交流。無論是每天清晨趕著羊群出圈、在山上放羊,還是傍晚時分將它們趕回圈內,他都能透過吹起不同的口哨來指揮他的羊群。他的口哨聲,彷彿是給羊群下達的命令。而他的羊群,則如同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一般,會根據羊倌吹出的不同口哨聲,決定是前進還是後退。
《登華山》
“抓鏈舉燈步履艱,小心翼翼上雲天。超凡入聖皆驚歎,我是俗人還是仙?
直上天梯雲霧翻,懸崖俯瞰目暈眩。神工鬼斧開天道,步步踏實路自寬。”
這首詩是何家杏在攀登過西嶽華山之後所發出的真實感慨。詩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生動地描繪出了登山時的艱難困苦,需要緊緊抓住鐵鏈,高舉著手電筒,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爬。而第三句和第四句則表達了他在登頂之後的感嘆,那雲霧繚繞、飄飄欲仙的景象讓他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已經超凡脫俗,成為仙人。接下來的四句則更進一步地展現了華山的雄偉險峻,尤其是最後一句,更是寓意深刻,告訴人們在生活中只有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遠更穩。
旅遊是人人的愛好,但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出來就會成為永久的記憶。
例如《遊青龍鎮》“青蒿嘴上創繁華,野舍山村映滿霞。農具齊全翻歷史,青龍古鎮訪王家。”
青龍古鎮位於太原市陽曲縣與尖草坪區相鄰的侯村鄉,是地處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交界處的一個古老的村落,原來因為長滿旺盛的青蒿,村莊取名叫青蒿嘴,青龍古鎮的傳說故事豐富多樣。相傳王家發家史中,?王道金在青蒿嘴開了車馬大店黑馬窯,因誠實守信、待客熱情而名氣漸大。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經過青蒿嘴時寄放了不少的物資,王家憑藉這些物資修房、置地、做買賣,最終盛極一時。此外,青龍鎮還與?慈禧太后有關,傳說慈禧太后在逃難途中曾駐足青龍古鎮,對當地的風光讚不絕口。王家為大清捐銀百萬兩,皇家賞賜“百萬繩中”匾額和繡有“青龍”圖案的大旗,從此青蒿嘴更名為青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