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短而深刻的話語讓他陷入了沉思。為何古人會說“上善若水”呢?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水,那柔軟而又堅韌的存在,它總是默默地流淌,適應著周圍的環境,無論是高山還是低谷,它都能找到自己的道路。這種柔韌性和適應性正是善良的品質所在。
善良就如同水一樣,能夠包容萬物,滋潤生命。水不會因為遇到阻礙而停止流動,相反,它會繞過障礙繼續前行。同樣,善良的人也不會因為遇到困難或挫折而放棄幫助他人,他們會堅持不懈地傳遞溫暖與愛心。水可以洗淨汙垢,淨化環境;善良則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化解矛盾,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人若想擺正心態就應該牢記《塞翁失馬》的故事:“塞翁失馬古傳今,月有圓缺日有陰。福禍相依含哲理,風停雨住彩虹臨。”同時也應該懂得感恩生活:“多彩生活共品嚐,酸甜苦辣俱是糖。上天好意多領悟,營養短缺不健康。”
何家杏的經歷和閱歷讓她明白,只有擁有如水一般的善良品質,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她決心將這份感悟融入日常生活中,成為一個真正有品德、有擔當的人。
在她組織學校的老師們遊覽了藏山之後,對藏山文化中所蘊含的道理,所流傳的故事有著更深刻的感悟,藏山文化中應該就藏著善惡各有報應的道理吧。
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東大門的陽泉市盂縣城北18公里處萇池鎮藏山村東的重巒疊嶂中,東臨石家莊,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關,北倚五臺山和西柏坡,造化神奇,獨鍾靈秀。後因在這裡發生了著名的藏孤救趙的故事,而改名藏山,被稱為晉東第一名山。
相傳春秋時晉國大夫趙朔被晉國公殺害,趙朔死前將遺腹孤兒託付給門客程嬰,程嬰捨去自己的兒子,攜趙朔的孤兒趙武潛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後人就把盂山改名為藏山,並立祠祭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故事發生在2600年前的春秋時期。晉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晉國司冠屠岸賈追名逐利,妄想獨攬晉國大權,設計將宰相趙盾一家三百餘口滿門抄斬。唯有趙盾的兒媳(成公妹)因皇親血緣倖免於難。其時她身懷六甲,生子趙武(趙氏孤兒)。屠岸賈率兵追殺。欲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