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海貿牙行 (第3/4頁)
孤不是玄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州府,用於海貿交易,達到了海貿關稅的高潮。
到了明朝的時候,因為海寇倭寇的原因,朝廷實行了海禁,海貿稅收一下子就萎縮了。
但是,真正的貿易量,並沒有減少,走私的太多,海盜的興起,真正的利潤,流入了沿海的豪強軍閥。
“我朝的時候”
“廣東的市舶司,就建在城西,專門負責接待貢船,貨物直接抽分,最後交給牙行發賣”
“妾身剛剛就說過了,牙行本身就是商人,代替官府驗貨、定價、徵繳關稅,最後是發賣貨物”
“可以說,這些官府指派的牙行,已經掌控了整個海貿渠道,逐漸取代了市舶司的作用”
“後來,歐洲的葡萄牙人,來到壕境以後,海貿交易更加便捷,珠江上的商船,舳艫相接,十里連檣”
“更多的商人,也發現了海貿的豐厚收益,根本不在乎朝廷的禁令,擠破腦袋,加入海貿交易,走私貨物”
“這幾十年來,朝廷在廣州的市舶司,可以說是形同虛設,收取的商稅,可能一成都不到”
頓了一下,美少婦看到入神的朱皇帝,挺起嬌軀,更加賣力的說道:
“十幾年前”
“嶺南三大家,萊圃先生,就寫過一首詞,叫廣州竹枝詞”
“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這裡的十三行,就是比較富足的十三家牙行,在廣州城,也可以叫三十六行牙行”
這就很恐怖了,銀錢堆滿十三行,可見牙行的暴富,對海貿的壟斷地位。
滿清王朝,剛開始的時候,最有名的是晉商,也就是所謂的八大皇商,一個個家資幾百萬,上千萬。
但是,很多人不清楚,真正的財團,卻是廣東的十三家,直通滿清皇室的內務府,上貢財物。
清朝到了中後期,土地兼併嚴重,田賦問題不小,朝廷全靠海貿關稅,維持國家開銷和戰爭賠款。
那時候,兩廣的十三行,海貿的壟斷者,一個個都是富可敵國,身家上千萬啊。
“難怪啊”
“銀錢堆滿十三行”
“一個個富得流油,腸肥腦滿啊”
沉思中的老色胚,大粗手摸著盧氏綢緞般肌膚,柔滑如凝脂,喃喃自語。
難怪啊,福建的鄭氏海盜集團,廣東的大小貿易商,海盜頭子,一個個往海里鑽營。
歐洲也是如此,蓋倫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