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
堅守時間註定有限。
更令人頭疼的是,明軍的毒彈與火箭不時呼嘯而至。
迫近的敵軍已近在咫尺,守寨的清兵不敢輕易躲避,生怕明軍趁機突入。
毒彈爆炸後,釋放出的毒煙瀰漫不散。
即使兒郎們用溼布遮掩口鼻,仍難逃煙霧侵襲,引發連串咳嗽。
久而久之,頭暈目眩,頭痛欲裂,令人心生畏懼。
尤其是那些朝鮮兵,已經陷入混亂,四處逃竄。
還有那些灰彈,爆炸後石灰瀰漫,遮蔽了視線。
哪怕口鼻得以防護,但眼睛無法遮蓋,又如何能有效作戰?
不少守寨計程車兵,不幸被石灰籠罩,只能痛苦地捂住雙眼,發出淒厲的慘叫。
當然,明軍在攻山過程中,臼炮與火箭的誤傷事件屢見不鮮。
然總體而言,似乎無邊無際的明軍,還是喊叫往石門山衝來!
……
與此同時。
湯通軍沿小淩河畔的路徑穩步推進。
相較於山地的艱難作戰,湯通的行軍顯得順暢許多。
這一帶河谷狹長,雖有丘陵點綴,官道蜿蜒。
但整體地形平坦而鬆軟,某些地段寬闊,山河相隔甚遠,為戰車隊伍的行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湯通的性格,謹慎而穩重,深深影響著麾下各營的將士。
他們行軍時,不冒進,不求功,只求無過,步步為營。
儘管如此,沿途並未遭遇清軍的大規模抵抗。
湯通軍還有一套獨特的戰術,即集中兵力,以優勢兵力圍剿小股敵人。
簡單來說,就是以多勝少的策略。
無論面對多少清兵,哪怕僅是五十人或百人,湯通軍都會調集至少三千兵馬進行圍攻。
這種謹慎的態度,加之地形的限制,使清軍難以施展,即使擁有騎兵,也難以發揮迂迴優勢。
因此,雖然行軍速度不快,但戰果頗豐,沿途各營的捷報頻傳。
而他們大軍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水手營地前方。
這裡有一座浮橋直通對岸,通往不遠處的小淩河堡。
在手水營村寨前方百步之遙,挖掘了一條深邃的壕溝。
切斷了官道,寨牆與壕溝之間。
僅以吊橋相連,起落間控制著通行。
守護這片區域的,有數百名清兵,以及約兩千餘雜役,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