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第1/2頁)
厲害的音樂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00章
“這是在告訴大家,在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否則憑什麼讓這些人遵守律法?”
“正是因為不平等,才滋生了矛盾,而這不平等也是禍根的起源。”
秦昊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其實這個故事在史記當中都有記載。
在秦朝末年的時候有兩個農民,一個叫做陳勝,另外的一個人叫做吳廣。
這兩個人看著那些官老爺和有錢人,他們的心中滋生了不滿的態度和不一樣的想法。
官老爺們高高在上,有錢人天天喝酒吃肉。
他們這些普通的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
一年到頭的血汗錢不僅僅是要交付稅,而且還要忍受著各個階層的剝削。
明明是他們種地出了糧食,然後養育了這些官員。
但是他們並沒有受到官員的感恩,反而是倍受打壓。
終於有一天,陳勝和吳廣做了一個決定。
那就是他們要打破階層的限制。
當時,二人喊出來現在都讓人記憶深刻的口號。
那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是對階層不滿的憤怒的吶喊。
這是對命運不公的憤怒的吶喊。
這也是對那些無惡不作的上層人的咆哮。
雖然這二人最終是失敗了,但是他們的掙扎也讓當時的秦朝動盪不安。
在史書上的記載,並沒有將這二人的行為稱之為造反和判亂。
後來的史官給這兩個人一個公平的評價,認為這二人做的是起義的事情。
原因就是秦末的時期那些官員的腐敗和朝廷的不作為。
當然按照秦昊的說法,這是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
“他們之所以反抗,這是因為他們不滿足於現在的階級。”
“這也是為何後來為了安撫百姓,朝廷喊出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是一句口號,其實這也是當時有些官員心中的想法。”
“只不過隨著朝代的變更,這個想法慢慢的淡化。”
“而所有的人耳讀目染之下,又認為人就是有三六九等的。”
“我對有特權沒有太多的反感!”
秦昊現實說出來了自己的觀點,但是隨後又說道。
“不把奴隸當人,這一點是我最不能忍受的。”
“人命就是人命,絕對不是什麼財產。”
“而且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