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1/2頁)
厲害的音樂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14章
如果不是元朝自身出現了問題,再發展數十年的時間,或許漢人的文化就會被打壓到難以喘息。
而元朝的那些人也會把漢人文化學的淋漓盡致。
想到了元朝的人在中原大地作威作福,朱元璋恨的牙癢癢。
他的嘴裡暗自的嘟囔。
“絕對不允許這種事情再重演。”
“文化技術不允許傳播到外族,哪怕就算是海外亦然如此。”
“誰要是把書帶到海外,咱一定殺無赦。”
“誰要是再敢跟咱提什麼禮儀之邦應該大度,咱就給他幾個大耳雷子。”
“讓老四再給他幾個大耳雷子。”
朱元璋現在更加的痛恨那些酸裡酸氣的儒生,因為就是這些人一直在嚷嚷著要展現天朝的威嚴。
這些人一直想要用文化感染那些異族。
現在來看這些人就和姦臣沒什麼區別。
只是朱元璋有些臉紅,因為他當初也沒考慮這個問題。
現在叫做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牢房內的兩兄弟都陷入了沉思。
朱標最先打破了沉默。
這段時間他也學了不少了,他也聽了不少的方法。
他帶著期許的語氣詢問秦昊。
“先生,是不是這些做完了,科舉制度的改善也完成了?”
“這樣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給朝廷輸送人才了。”
“這些新的人才來管理四方,又在朝廷做事,或許大明的面貌就可以為之改變。”
這就是朱標的期待,他認為如果真有這麼多的人才被選拔上來,那一定是大明打造盛世的開始。
而且大明王朝也可以萬代永存。
朱標看到秦昊緩緩的搖搖頭,他的心裡一涼。
朱標著急的問道:“難道還有其他的問題?”
“更改制度,也是國本,不要著急。”
“有的時候可以快刀斬亂麻,有的時候又要徐徐圖之。”
“治大國如烹小鮮,如果事事急了,就容易出現問題。”
朱標不等秦昊說完彎腰施禮,他認為自己確實犯了急躁的毛病。
“受教了。”
秦昊示意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科舉要懂得擇優錄取,也要懂得因材施教,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