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舍才有得 (第2/3頁)
康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向上爬著,雙腳你來我往用勁向上攀登…
為了收穫到全部果實,他曾經不斷地練習,直到手撐上磨岀血泡,長岀繭子;腳趾上紮了刺他總是一聲不吭,忍痛用手拔掉再爬…經過多次摔打,他終於學會爬樹摘棗了。
每當秋天,母親會把像壺又像瓶的大紅棗,挑挑揀揀,分門別類包好,讓喜生去送給各家親戚們。
給長輩們送的是,稍微綿軟些的,給平輩送的是脆生生的。
送給城裡的二舅家是用酒泡製的酒棗,讓人家嚐鮮的,送給村裡姑姑家是晾曬乾了後,平時蒸饃或做糕當餡用的…
媽媽對″禮物”的精心準備,老是讓喜生不解地提問“媽,送個棗還要用這麼費力去做嗎?”
母親總是一邊幹活兒,一邊回答:“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接著又說:"別忘了,咱家最困難的時候,是誰來接濟咱們的。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沒有他們的幫忙,咱們全家早被餓死了。
“送人就要送好些的,這表達的是一點感恩的心意。”
逢年過節,母親會把家中攢下的不多點兒的蕎麥磨成面,再精心做成灌腸碗託,讓喜生去送給親朋好友。
推石磨、磨蕎麥麵也是個苦累加技巧的活兒一一
推石磨是個非常累的活兒,本該是驢拉的磨,驢被父親早已賣掉了,只能靠人來幹驢的活兒了。
母子二人共同使勁推完一圈,就需要用技巧進一步完成了一一用簸箕把蕎麥皮簸岀去,留下白色的內瓤。這需要用的是巧勁,用力過猛,會把白瓤揚岀去,用力輕了,蕎麥皮簸不乾淨,磨出的面發黑,吃起來太僵硬,更難以下嚥。
喜生髮現,母親的這一技巧太棒了,她用簸箕裝滿一多半脫了殼的蕎麥,左右簸幾下,蕎麥皮就會全部落地,簸箕裡便只剩下白生生的內瓤。把頭回磨的蕎麥皮全部清理乾淨,再上磨推二次,三次,用細籮反覆過濾幾次才可食用。
慧賢總是一邊幹活,一邊對兒子說:“咱家蕎麵不多,不夠送人。但做成灌腸送禮,既新鮮,又不失禮數,還可多送幾家。”
誰也知道,要把蕎麵做成好吃的灌腸,這其中也需要技能和功夫。不是誰都能做岀這種不軟不硬好口味的。
和麵水少了,吃起來會顯得僵硬,水多了會口感太濃不勁道…
看著不停勞累的母親,喜生總要勸母親“少做些吧。這麼多親戚,不需要家家都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