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第4/5頁)
馬口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非常有限的,別說去跟蘇聯的裝甲洪流正面對抗了,恐怕面對二戰納粹的鐵流也是相當危險。總而言之,這就是個權宜之計,是法國在沒有辦法設計和生產中型坦克的情況下搞出來的湊數的玩意兒。
實際上法國人也知道其效能有限,原本指望著用美國的47/48過渡,慢慢發展自己的中型坦克。而現在美國人撕毀了協議,這讓法國裝甲部門的發展大計不得不做出調整了。
按照裝甲部門的估計,最樂觀的狀態1955年左右法國才能搞出自己的中型坦克。這期間肯定有一個三到五年的空窗期,如果不想裸奔的話就只能從外國引進了。
戴高樂接受了這個建議,引進少量中型坦克應急已經不可避免了,接下來關鍵的問題就是從哪裡引進了。美國是肯定不用想的,就算美國同意出售坦克,戴高樂也是不會買的。他可是要強的人!
排除掉美國之後,擁有比較先進中型坦克的國家就屈指可數了,在北約框架內其實也只有一家了。那就是英國。此時英國人的百人隊長早已投產,甚至都已經改進到了k3型號,算是成熟的貨架產品。
如果法國想要購買的話,問題應該不大。只要有錢賺,英國人是樂得做交易的。當然,說心裡話戴高樂對引進英國坦克是有一定牴觸心理的,首先他不希望被丘吉爾看扁,那個老傢伙肯定會在背後嘲笑他的,他可不想助長英國人的“囂張”氣焰。其次,他對英國坦克的感官也不好,低速的鐵烏龜跟戴高樂和法國此時崇尚的裝甲思維相去甚遠(法國人更欣賞火力強大機動性更好的坦克,也就是所謂的用機動換防禦的思維),不得不說這兩種思維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哪怕是沒有其他選擇戴高樂也不喜歡英式坦克。
不過最後戴高樂還是忍了下來,反正這批坦克僅僅是用來過渡應急的,採購的數量也不會很多,先渡過眼前這個關口再說吧!
於是乎法國和英國迅速展開談判,雙方是一個願意賣一個願意買,這筆買賣應該是做的成。但是很快意外情況就出現了,美國人出面攪局了,他們給英國施加了很大的外交壓力,強迫英國終止這筆交易,否則就拒絕給英國更多的經濟援助。在這種巨大外交壓力之下,丘吉爾也不得不屈服,他只能很遺憾的告訴戴高樂這筆買賣告吹了。
可想而知戴高樂有多生氣,你丫的美國佬收回去援助的坦克也就算了,竟然還給老子買坦克的生意攪黃了,你以為這就能難住老子了,你丫的這是找難堪知道不!
為啥戴高樂說美國人是找難堪呢?原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