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亂他人,商鋪倒閉,民戶關門,市集蕭條,百姓慌亂。
這便是賀融所看到的襄州。
他在襄州停留了五日,主要是為了安定人心,收拾殘局。襄州刺史既然不告而逃,再回來自然也無官可做,賀融就提拔了襄州的長史充任刺史,這種任命本應由朝廷決定,但如今政令有些混亂,南北局勢不明朗,李寬雖然扶持幼帝登基,也已昭告天下,實際上賀融與賀湛等人,都很有默契地假作不知,甚至裝作從未收到過聖旨,連李寬派去宣召的人,也都被他們扣押軟禁起來,日後對方若追究,直接二一推作五,推到突厥人頭上就是。
其實不僅是他們,就連許多地方官員,其實也並不信服新帝的存在,一來先帝死因未明,疑點重重,二來局勢混亂,政令不通,三來若論嫡論長論正統性,既有安王興王等人,又有皇長孫在,怎麼都輪不到李氏之子。許多人明面上遵從詔令,實際上卻還在觀望,希望等局勢穩定下來,再選擇站隊。
也有些人,直接就豎起義軍旗幟,立國稱王。但這樣的人畢竟少數,想要造反也得有足夠的膽量,天下雖亂,但這亂局主要因為突厥人入侵,純屬人禍。這兩年還算風調雨順,各地並未出現嚴重天災,當年季凌與賀融前往洛陽治河的效果如今終於體現出來了,去年huáng河氾濫,竟也沒有沖垮堤壩,兩岸百姓無須遷徙,更無大面積的人員傷亡,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說回襄州這個爛攤子,安王既在,又有兵馬,一切自然聽從安王指使,襄州長史臨危受命,從佐官升至地方首長,正巴不得使出渾身解數立功,好讓自己這個刺史當得更加安穩,對賀融必然也言聽計從。
因此在初步穩定襄州,確定李寬短期內不可能再殺個回馬槍之後,聽說突厥人已經離開長安,賀融與蕭重就帶人北上,結果剛到半路,就收到商州謝石來信,說突厥人與商州擦肩而過,賀融他們又從地圖上揣測出突厥人最有可能走的路,準備迎面攔截,打一場硬仗。
他手下這些士兵,有很大一部分是當初在甘州之圍中打了勝仗了,再那之後一直沒有機會立戰功,隨著賀融修改戰時犒賞,他們眼睜睜看著同袍不斷立功得田封爵,心中那份歆羨眼紅可想而知,如今聽見打突厥人,反倒比其他人少了幾分膽怯,多了幾分躍躍欲試。
他們趕過去的時候,鄧州城外的局面已經如火如荼。
在伏念與李寬人馬的雙面夾擊下,賀湛的形勢一度急轉直下,然而安王旗幟一出現在戰場上,局勢再一次發生逆轉,江副將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