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結果。乖禮非孝,違親亦非孝,希望你們明白我的苦心。」
言下有希望諒解之意,六部尚書誰也不曾開口,磕頭而退。於是群臣再上疏力爭,禮部尚書姚夔態度更為激切,引先帝英宗「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的遺命立論,說「慈懿皇太后配先帝二十餘年,合葬升祔,典禮具在,一有不慎,既違先帝之心,亦損母后之德。」但是,夏時仍舊到內閣傳旨:為慈懿皇太后另擇葬地。
三閣臣將姚夔找了來商議。「我忝居禮部,非禮之事,不敢奉詔。」他說,「三閣老如以為可行,請先奏請將姚夔解任。」
「大章,」三閣臣中,只有劉定之的科名在姚夔之前,所以喚著他的字說,「少安毋躁。不過,我要問,如不可行,將如何挽回?」
「已有人倡議,到文華門外哭諫。」姚夔答說,「我來發起。」
「倘或受杖呢?」
「死而無怨。」
「不至於如此,」商輅說道,「如今怕也只有這麼一個力爭的辦法了。閣臣雖不便參與,但必為諸君作後盾。」他看著彭時與劉定之問:「兩公以為如何?」
「是。」彭時答說,「不過哭諫時,不宜有過當之言,皇上實在也很為難。」
就此議定,姚夔連夜發「知單」,約第二天上午齊集文華門外力諫。到時候,朝官絡繹而至,一共兩百三十餘人,都在姚夔預先備好的奏章上,具了職銜姓名;然後由鴻臚寺的序班指揮,排齊了下跪。姚夔將聯名的奏章,捧在頭上,高聲喊道:「臣禮部尚書姚夔等具奏。」
其時司禮監懷恩,早就等在那裡了,接過奏章,面啟皇帝,復又到文華門外來傳旨:「奉上諭:諸臣暫退候旨。」
「不奉明詔不敢退!」姚夔答說,同時磕下頭去。
這時便有悉悉索索的哭聲,一傳十、十傳百,如喪考妣似的,都哭得很傷心。皇帝在文華殿只是嘆氣搓手,不知如何是好。
「萬歲爺,亦只好學一學他們的樣子了。」
皇帝被懷恩提醒了,坐著軟轎到了周太后所住的清寧宮外,居中跪下,放聲大哭。
周太后非常生氣。「我還沒有死!他哭甚麼?」她說,「我不受挾制。」
周太后說到做到,管自己進入寢殿,而且命宮女將彩繡黃繐的大帷幕放了下來。這一下隱隱傳來的哭聲,倒是隔斷了;但六月裡的天氣,悶熱非凡,六、七個宮女輪流打扇,復又多布冰塊,方能止汗。
但皇帝鍥而不捨,由宮門外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