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第3/15頁)
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食;另在鐘鼓司傳召一名叫孫喜祿的太監,此人會扶乩之外,還學過變戲法,是高諒為繼曉細心安排的助手。
繼曉當然早就在待命了,穿一件大紅袈裟,颳得極乾淨的腦袋上,六個蠶豆大的香疤,肥頭大耳是羅漢相。
「江夏僧繼曉,虔祝聖躬康強,國泰民安!」說著,伏身稽首。
聽他音吐清朗,從容不迫,皇帝頗有好感。「聽說你會扶乩,」皇帝問道,「這是道家的佔驗之法,你一個佛子,怎麼也學過這個?」
「三教同源,釋道一體。」
「你鎮壇的乩仙,不會是呂純陽吧?」
「純陽真人跟道濟法師,遊戲人間,每每結伴,故而有時亦會降壇。」
「這麼說,你的鎮壇乩仙就是濟顛和尚?」皇帝又問一句,「濟顛的法名,是道濟不是?」
「是。」
「高諒,」皇帝問道,「在哪裡扶?」
「已備下淨室,請萬歲爺移駕。」
淨室中已設下乩壇,西向擺一張金交椅,旁邊一張茶几,上置香茗及瓜子、松仁各一,是特為皇帝所預備的。
等繼曉祝告過了,與下手孫喜祿開始扶乩。乩筆久久不動,而一動如飛,孫喜祿錄下乩語,跪呈皇帝,接過來一看,上面寫的是:「天台李氏子,別號方圓叟。貧僧道濟是也。未悉大明天子,垂詢何事?」
「這位高僧,」皇帝問侍立在旁的高諒,「也能未卜先知嗎?」
「奴才想,應該能的,萬歲爺不妨抓一把瓜子,試一試,看能說對數目不能。」
皇帝點點頭說:「你抓。」
高諒抓了一把在手裡,孫喜祿便去告知繼曉。不一回錄乩回來,高諒一手接紙,另一手中的瓜子交了給孫喜祿,說一聲:「你先數了,我再回奏萬歲爺。」
孫喜祿使了個手法,將瓜子數一數說:「十八粒」。
高諒將手中的乩紙展了開來,半跪著讓皇帝看,上寫四字:「三六之數。」
三六不是十八?皇帝興趣來了:「再試。」這回是他自己抓了一大把交給高諒保管。
第二回只有三個字:「如前數。」交孫喜祿一數,是三十六粒。
「奇了!」高諒自己先動手抓了一把,看著皇帝問,「再試一回?」
「好。」
第三回的乩筆,判得更奇了:「仍如前數。」
高諒伸出手來,掌中是九粒瓜子──這一次用不著孫喜祿變戲法,是高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