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更將這片土地變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經濟中心。
會州南區,礦場與伐木場星羅棋佈。
北區則是一片片草灘與稀樹草原,畜場遍佈,雞鴨牛羊的飼養業蓬勃發展。
每年,這裡產出的肉瓷罐,不僅暢銷於關內外各處,更因軍隊的龐大需求而供不應求。
尤其是崇禎二年,金礦的發現,更是讓會州成為了商人們趨之若鶩的寶地。
豐厚的利潤讓這片塞外的廣闊土地,成為了商人心中的“黃金國”。
崇禎二年末,響應溫越開墾塞外號召的兩位商人,振興商行的會長鄭倫境與副會長馬世蛇,因積極投入,被幕府授予了一百點功勳值的嘉獎。
這等同於一百畝良田或五百畝草場山地的獎勵。
且這些土地可世代相傳。
只要溫越在一日,土地的所有權便穩如磐石。
在中國民眾對土地的深厚情結中,這樣的獎勵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
更令人眼紅的是,若在這些土地上發現任何珍貴礦產,只需上繳三成收入,其餘皆歸個人所有。
馬世蛇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證明。
他原本計劃在一處山地建一座山莊,卻意外發現了金礦。
這一發現,不僅讓他的名聲大噪,更讓他的財富暴增。
馬世蛇的金礦之發現,一度讓他心生“懷璧其罪”的憂慮。
他主動提出將金礦獻給溫越,以求心安。
然而,溫越卻以幕府律法為重,堅稱律法如九鼎之重,不容輕易變更,拒絕了馬世蛇的獻礦請求。
這一舉動不僅彰顯了溫越的公正與守信,也讓所有商人的心中大石落地。
他們對開墾塞外的信心與熱情空前高漲。
商人們不僅追求物質上的豐厚回報,更渴望透過貢獻獲得功勳值。
以期在幕府的認可下,獲得更多的土地或封地。
畢竟,軍隊所開墾的塞外土地,其所有權歸於溫越。
而未經開墾的土地,缺乏軍隊的保護,安全無從談起。
加之溫越嚴格禁止私自拓土。
因此,透過積累功勳值從溫越手中獲取封地,成為了商人們的首選途徑。
隨著這一趨勢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商人武裝開始出境。
他們僱傭退役的青牙軍士兵,招募護院家丁,甚至聘請刀客、劍客、鏢師等。
幕府設立的“百家堂”也吸引了眾多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