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章 (第2/2頁)
雜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0%,12個20L的黑水箱也已經滿了3個,我和全家通報了一下,決定開展第一次排汙工作。
首先是馬桶,戴上口罩,把黑水箱拖過來,為了避免排汙口被突破,除了在管道里加裝3層隔水彎、兩道重力單向閥、一道機械閘門外,我們在排汙口用5mm的不鏽鋼板做了3層罩子,中間用承重減震橡膠板做了隔層。傾倒黑水箱汙水時仔細觀察了一下,固體分解情況和異味情況,因為第一批的3個黑水箱投放的降解劑和除味劑分別是按照2倍、1。5倍、1。25倍新增的,透過對比3個黑水箱的情況,確定後面都按照1。5倍投放。
然後是廢水罐,我們有兩個儲水罐,都是5噸的容量,也都安裝紫外臭氧消毒裝置。一個做為清水罐用,儲存抽上來的井水,日常保持滿罐,以噸計用一噸抽一噸,滾動更新。另一個作為汙水罐,罐體的下30%作為汙泥沉積區,罐體10%和50%的地方我們打了一個口,用來排汙,汙水罐的汙水不僅僅是儲存,也用來沖刷排汙管。放了100公斤汙水沖走糞便,又放了10公斤清水沖洗管道。做完這一切之後,就再次關閉了排汙管。
洗手消毒完回到生活區,小姨子指著那個形單影隻的喪屍說:「他們應該沒有視覺,但能感受到光。他們不喜歡太陽曬,會躲到陰影裡。他們對聲音非常敏感,能準確地跟進聲音的方位。他們的移動不算靈活,但受溫度影響很大,溫度高靈活,溫度低就差些。嗅覺暫時看不出來。」
我點點頭,和我記憶裡差不多。
今天的網路上都是求援的資訊,政府的訊息一方面是鼓勵大家繼續堅持,少出門,等待救援;另一方面授權軍隊可以向被感染者射擊。按照官方的說法,軍隊會先建立安全區,再逐步清理環境擴大安全區,初步的安全區會建立在小城鎮和鄉村,因為人口密度低,感染者少可以建立起防禦體系。
看了看社群群,倖存者不少,但大多數都沒有存貨,部分人已經開始試圖交換食物了。我有點後悔,怎麼就沒想起來把家裡的監控對外,好觀察一下外面的情況。現在也沒什麼辦法了。
爆發第5天,避難所周圍依然如故,安安靜靜,空空蕩蕩,只有那個喪屍在來回遊蕩。說來好玩,喪屍似乎不願意彎腰低頭,老頭變成喪屍前關閉了廠區的移門,但人行通道卻是半開,高度正好比他低一個頭,但他就是不願意低頭鑽出去,每次都是撞幾下,轉身走開。
網路上負面情緒開始蔓延,有些貨色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