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講禮儀的魯國人背後議論,以赴棠地觀魚為名義巡察邊防,鼓勵當地漁業生產發展。
為了公子允,他在公子允生母仲子去世後,甚至首用了六佾之舞,被魯國人認定是違反了禮制。
但他不在乎,他必須要處處向魯國人知道,公子允才是魯國國君。
所以,關於公子允的一切,他都要高規格去辦。
一切都是為了公子允!
但正是公子允,下達了暗殺這位忠厚仁德且為魯國作出巨大貢獻的兄長的命令!
公子允是可悲的,他完全被矇在鼓裡。
一切,都是那個公子翬為了謀求一個太宰之位而興起的風作起的浪。
令人唏噓的是,魯隱公被弒殺後,親政的公子允即魯桓公在公子翬的主張下,給了魯隱公一個隱的諡號。
以隱為諡,隱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
魯國人給魯隱公的正是以不顯屍國來給予蓋棺定論。
如此有成就的一位國君,居然被定為不顯屍國!
這個屍,就是素餐尸位的屍,意味著碌碌無為,執政平庸!
公子允啊公子允,不,現在我們得稱呼你為魯桓公了,你真糊塗啊。
你指使害死的,是一位真正愛你的好兄長,一位有大功於魯國的仁德之人!
公元前711年正月,公子允親政,史稱魯桓公。
魯國,就交給你這位剛年滿20歲的小夥子了。好好表現吧,別辜負了你的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