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郡的前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爹,是我,那是我,我未來是大明戰神。”
年幼的朱祁鎮興高采烈的呼喊著。
朱瞻基本人也是一陣欣喜,
沒想到這個兒子居然如此厲害,有爺爺朱棣珠玉在前,
竟還能被稱作大明戰神,這小子究竟作了什麼,但那些奇怪的稱號又是什麼意思?
【此時的明朝先經歷了朱棣的五次北伐,幾乎掃平了外圍的邊境隱患。】
【之後的仁宗與宣宗兩人透過休養生息,發展民生的仁政,更是開創了比肩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
【可以說,到了朱祁鎮手裡,他接手的是一個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達到了巔峰的大明。】
“好啊,好,老四的後代個個都很爭氣啊。”
“朕本以為只有朱祁鎮,沒想到還有仁宗和宣宗,哈哈哈哈”
“這是要效法大漢嗎,先有文景,後有武帝。”
這大概是朱元璋最高興的一天,沒有什麼比聽到後代中,連續出了三個賢明皇帝更高興的事了。
“先有朱元璋立國,又有朱棣開創永樂盛世。”
“現在又來個仁宣之治和大明戰神,連續五代君王皆有功績,這大明的確不凡。”
就連始皇帝也不由的讚歎起大明,雖不及他大秦七代,但也很厲害了。
“呵,爺爺給他留了那麼豐厚的家底,到最後還不是給敗光了。”
“還大明戰神,後世還真是會諷刺。”
朱見深不屑的說道,隨後就安排朝廷眾人該幹嘛幹嘛去,這段屈辱的歷史他實在不想聽了。
【由於朱瞻基早逝,九歲的朱祁鎮就被立為了皇帝,而朝政大權掌握在太皇太后張氏手中。】
【張氏當政期間排斥外戚、重用舊臣,任用三楊、胡濙、張輔等五大臣輔政,使明朝國力強盛,基本延續了“仁宣之治”的穩定。】
【但在張氏病逝後,大明的禍患卻也由此出現。】
畫面一轉,一群太監出現,手裡拿著鋤頭正在挖著一塊鐵碑。
然後一個領頭的太監開口道。
“把這塊碑給我扔到茅坑裡去,都知道嗎?”
“知道了,知道了。”
隨後太監們將鐵碑挖出後,便抬去了茅坑扔掉。
而鏡頭給到正面時,只見上面寫著幾個大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沒錯,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立的鐵碑,為防止太監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