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槍械發展史 (第2/3頁)
北郡的前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發射管尾端接一稱之為“舵杆”的木棍或長矛,木棍或長矛便於射手握持、瞄準和控制。】
【但不論是火銃還是火門槍裝填和使用起來都十分麻煩,需要先向槍管內注入火藥彈丸然後在塞入棉花和碎布,然後用送彈棍將其捅緊,隨後再注入火藥,最後將彈丸放進去。】
【當然了,由於技術問題,這些彈丸大小都很不標準,槍管與彈丸的大小完全取決於鐵匠的心情,因此裝彈丸時需要用油布包裹。】
【使用時一手平端火銃,另一隻手用火源湊近火門,當火門裡的火藥被點燃後彈丸也就被髮射出去,但是準頭嘛基本靠運氣。】
看著天幕上那士兵裝填火藥的繁瑣過程,嬴政那眉頭是皺的越來越緊。
“這什麼火門槍也太麻煩了,就拿開一槍的功夫都不知道被敵人殺多少次了。”
一邊的李斯也是這樣感覺:“的確是太麻煩了,不過這只是開始,以後應該會有更簡便的是方式。”
倒是蒙恬一個機靈想出了應用的辦法:“陛下,我們可以將持有火門槍計程車兵排成幾列,依次射擊。”
“第一排士兵射擊完後就退回最後裝藥,由第二排頂上,這樣下來就可以保證火力不斷。”
嬴政聽後想了一下,發現這辦法確實不錯:“蒙卿這想法不錯,不過可以在看看後續有沒有更先進的槍械,若是沒有的haul便可用這法子。”
至於你說火藥,自從得到了那什麼一硫二硝三木炭的法子,他大秦就在日夜不停的研製,雖然配方說的太過籠統了。
但是有了思路那一切就都好辦了,在墨家和公輸家的合理研究,以及消耗了一些術士的情況下也算是成功復刻了出來。
只不過具體的配方還需要繼續完善罷了。 【而後來為了替代火門槍繁瑣的操作步驟,由英國人發明了一種叫做火繩槍機的東西。】
【這是用一根可以燃燒的“繩”代替紅熱的金屬絲,並設計了擊發機構,而這就是在歐洲流行了約一個世紀的火繩槍。】
【火繩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
【由於火繩是一根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乾的麻繩或捻緊的布條,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120毫米。】
【因為更加先進的設計,以及簡便的操作火繩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