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隻手撫過我的臉,拭去眼淚,笑道:「別緊張,又不是黃花大閨女,本王未必有你懂得多。」
太蒼七年,大魏一百八十三年,洛陽淪陷。
景文帝趙陵被殺。
漢王呼延泓定都洛陽,建紫光殿,成立大寧,登基為帝。
前朝皇后胡敏蓉,被擄為俘,委身呼延泓,成了他的皇后。
五年後,我在牢獄之中,見到了徐荀。
當年漢國出使大魏,使臣剛一回去,徐荀便叛國逃出。
趙陵派人暗殺,終究是晚了一步。
若非是他,大魏不會亡得如此之快。
我如今是大寧的皇后,皇帝呼延泓最信任的人。
這五年,他著力於穩定朝局,崇文抑武,強幹弱枝。
我便對內提倡漢學,招安文壇巨匠,躋身權柄中樞。
吸取前朝亡國之禍,自呼延泓之後,削藩釋兵權,皇權至上,並在太廟勒石為碑,不殺士大夫,不加農田之賦。
初時變法改革,跌宕起伏,後來初見成效,前朝舊民的暴動,也逐漸平息。
我用了五年的時間方明白,原來海晏河清,時和歲豐,並非難事。
朗朗乾坤,永珍昇平,也終有一日。
趙陵沒做到,並非他無能。
他盡力了,那個自登基之日便飄搖欲墜的皇權和江山,他努力守護過,可惜敗了。
歷史不會記載這樣的皇帝有過功績。
只會記載他的懦弱,無能。
他是一位亡國之君。
如呼延泓,與我感情濃厚之時,亦會在我耳邊執著地問:「我比起前朝趙家的皇帝,如何?」
我會乖巧的將臉貼在他胸口,「陛下是聖主,他是個亡國暗主,何必相提並論,這世間,唯有陛下才是真的大丈夫。」
亡國之君,如何比得過呼延泓。
世人和史書皆知的道理,胡敏蓉不會不懂。
我曾滿心狐疑徐荀的動機。
這樣叛國的小人,呼延泓也是不屑的。
所以朝局穩定之後,他便聽了我的意見,將其下獄處死。
臨死之前,我見了他。
年輕時白衣飄飄的大道師,竟也生了華髮。
牢獄環境汙穢,他一身整潔,見到我竟還溫和地行了禮:「皇后娘娘。」
我看著他,心裡如紮了一根麻入骨髓的刺。
為什麼呢?
他